一季度楼市盘点|热点城市豪宅盘拉高新房均价,二手房“价跌量涨”,专家称“刚需主要转向二手房和租赁”
◎3月,全国百城住宅市场呈现新房“止跌回稳”、二手房持续下跌的态势。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7%,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因优质项目入市涨幅显著;而二手房均价连续35个月下跌,环比下降0.59%。◎中指研究院指出,未来新房价格或结构性上涨,二手房仍将承压调整。专家分析,市场分化加剧,改善型需求主导新房,刚需偏好性价比高的二手房。
佳兆业集团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5.8%至115.61亿元,土地储备达2231万平方米
3月31日晚间,佳兆业集团(HK01638,股价0.181港元,市值12.70亿港元)公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2024年,佳兆业集团实现收入约115.6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55.8%;实现毛利约2.38亿元...
碧桂园2024年实现总收入2528亿元,“保交房”仍是第一要务
3月30日,碧桂园(HK02007,股价0.48港元,市值134.35亿港元)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截至2024年末,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2528亿元,同比减少约37%;归属公司股东应占损失约328亿元,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
直击业绩会|卓越商企服务李晓平:物管企业摆脱关联方依赖、独立运营已是大势所趋
◎3月26日,卓越商企服务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披露收入约42.32亿元,同比增长7.8%。次日,公司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董事会主席李晓平、总经理杨志东及首席财务官贾杰出席。◎截至2024年底,卓越商企服务在管面积达7220万平方米,第三方占比61.7%,新签第三方合同额约18.82亿元。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9.35亿元,下降56.6%。
年报解读 | 华润万象生活去年新开业购物中心21座,未来几年新开项目或下降
◎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36.29亿元,增长23.92%。业务主要分为物业、商业及生态圈三大板块,其中物业和商业收入占比超99%。◎公司未来计划聚焦轻资产外拓与城市空间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分析师指出,华润万象生活依赖华润置地输送资源,但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湖南一地官宣买房“7天无理由退订”,部分楼盘称“已接到通知”,专家建议“先将订金存入第三方账户”
◎3月19日,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落实购房订金保护期的通知》,要求房企实施“7天无理由退订”政策。此政策旨在规范房屋交易流程,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并保障消费者权益。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的7个自然日内可无理由申请退还订金,超过7天订金将转为定金。◎长沙县还同步发布了14个现房楼盘名单。部分楼盘表示已接到通知,但执行情况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首次!广州率先启动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1字头”起,最低为市场价五折
◎3月21日,广州正式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成为全国首个推出此类住房措施的一线城市。此次推出的萝岗和苑与嘉翠苑两个项目共1336套现楼房源,售价分别以15800元/平方米、17300元/平方米基准价面向符合条件的工薪群体销售,价格约为市场价五折。
直击业绩会|越秀服务:2024年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5.1%,半年减员超3000人,今年计划投入5亿元外拓市场
◎3月20日,越秀服务在香港举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截至2024年末,越秀服务实现营收38.68亿元,同比增长20%,但股东应占溢利下滑27.5%至3.53亿元,主要因商誉减值影响。◎公司计划2025年投入4亿元外拓市场,聚焦优质赛道如商业、写字楼等,并向深圳、成都等经济活力城市布局。管理层表示,未来将孵化智能家居、充电桩等轻资产模式的社区增值业务,同时依托越秀地产每年400万~500万平方米交付量支撑基础物管业务增长。
聚焦“好房子” | 头部房企带头践行“好房子”理念,能否重塑楼市销售格局?
◎“好房子”概念正受到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北京、杭州、江门等多个城市已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保利发展、越秀地产等头部房企也在积极践行“好房子”理念。◎专家指出,“好房子”不仅需硬件优良,还需在配套和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以真正满足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直击业绩会|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行业总体止跌企稳,核心城市土拍市场已显现结构性机会
◎3月18日,招商蛇口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蒋铁峰等管理层出席。蒋铁峰分析了当前房地产行业处于止跌企稳、结构分化的调整关键期,核心城市土拍市场已显现结构性机会,如北京、上海等地高端楼盘供不应求。同时,国家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改善型住房需求激增。
龙光集团公布219.62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为投资人提供折价购回等五个选项
◎3月18日,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整体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涉及21笔债券,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为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龙光集团提供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五个选项。
深圳住房公积金新政重磅落地: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助力新市民安居置业
◎3月16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新政,优化公积金贷款和利息补贴政策,以支持深圳楼市发展。新政将个人最高可贷额度从50万元提升至60万元,家庭最高额度从90万元提升至110万元,并通过首套房、多子女家庭等情形实现最高上浮110%,最终个人最高可贷126万元,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此次调整旨在助力新市民、年轻人及中低收入群体购房,推动深圳楼市回稳。自去年10月以来,深圳楼市成交量持续上升,二手房市场尤为活跃,新房去化周期降至近3年最低的7个月。专家指出,新政结合其他保障性措施,将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楼市“3·15”调查|惠州“刘佳式”房托:走完流程就“消失”,竟给“男友”付首付,律师建议“警惕情感类绑定交易”
◎3月初,多名网友在视频平台曝光称,因轻信“婚恋法则”,被一名自称“刘佳”的女性诱导在惠州仲恺高新区购房。随后,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36名男子被假借婚恋名义诱导买房”登上热搜。◎3月11日,当地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发布通知,将严厉打击违规销售行为。调查显示,“刘佳”是深圳易家置业销售人员,通过虚构婚恋关系诱导购房者,部分交易由其垫付首付款。目前,城管、住建局及街道办正联合调查,最终结果仍待进一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