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1年多后杂草与建筑群共生 中国摩(重庆)游购综合体项目显荒凉
计划投资约260亿元的中国摩(重庆)项目近日迎来变局,其子项目之一的中国摩游购综合体项目曾号称将引入亚洲第一个室内“尼克主题乐园”,但在停工一年多时间之后,于近日已被挂上阿里资产平台进行拍卖。11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的中国摩游购综合体项目现场,硕大的项目建筑群被围挡严密围住,一侧尚未平整的荒地上,杂草已能没过成年人的身高。在一个大的圆顶建筑上,几个工人正进行穹顶板的安装。据附近居民介绍,这些工人已作业个把月,可能是为防止下雨对建筑物内部的进一步损坏。
早财经丨两家A股公司董事长失联,二人存商业关联;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阿里;雷军捐13亿现金创纪录;滴滴再次致歉
新闻标题定位提示:两家A股公司董事长同日失联,存商业关联→公司新闻排行榜NO.10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阿里→财经新闻排行榜NO.2市场消息雷军捐13亿现金创纪录→公司新闻排行榜NO.2滴滴再次致歉→公司新闻排行榜NO.3...
计划投资260亿元的中国摩(重庆)项目或迎变局:游购子项目被摆上“货架” 国资寻求退出医院子项目
◎计划总投资额达260亿元的明星地产项目中国摩(重庆)项目近期正迎来命运的变局。在过去几年屡屡曝出停工传闻,被网友直呼“烂尾”之后,中国摩项目中最大的游购综合体项目地块目前正因债务纠纷被拍卖处置,而医院项目处于同样无法继续开展的境地,国资股东也在挂牌出售该项目公司40%股权。
4家公司同日启动公开招股 港股IPO市场回暖信号不断
◎根据港交所官网披露,国鸿氢能、德康农牧、升辉清洁、KCASH集团4家公司在11月27日同时启动公开招股。这也延续了近期港股IPO市场回暖趋势。港股IPO市场回暖,也与港交所在今年以来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有关,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政策的效果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
总部落户最高奖励2亿元!20余省份抢滩“汽车下半场” 谁有望成为“中国底特律”?
◎事实上,国内各地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争夺战早已打响,且颇为激烈。◎对于争抢智能网联汽车“蛋糕”的城市来说,政策、环境、人才、产业,最好兼备。
大昌科技IPO:募投项目之一已竣工投产,“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从何体现?
◎合肥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项目的投资总额到底是3亿元还是6亿元?大昌科技方面在11月23日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投资备案金额为6亿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建设项目投资金额为3亿元,本次募投项目为一期建设项目。◎这些拓展的新客户在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体现得并不是很“稳定”。除了奇瑞汽车、广汽集团及其子公司广汽本田外,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出现过的公司仅有小鹏汽车、本特勒、振宜汽车和芜湖常瑞。◎除了保荐机构全资子公司董事曾在大昌科技担任董事以外,保荐机构及其控股股东还间接持股大昌科技。
每经IPO周报第135期 | 上周“3过3” IPO撤回保持高节奏 本周三家上会企业均来自北交所
◎上周,A股市场安排了3家公司首发上会,最终全部成功过会,IPO周过会率100%。其中,中力股份是国内电动仓储叉车市场的龙头,其2022年销售量占国内电动仓储叉车的40%以上。◎A股IPO市场撤回数量继续保持高位。上周,又有6家IPO企业主动撤回,其中从事全屋定制家居的玛格家居主要依赖经销商渠道销售,且公司2022年业绩下滑明显。◎本周,A股市场安排了3家公司首发上会,全部来自北交所。同时,也有3家公司将迎来首发申购,其中从事大型专用设备金属结构件的永达股份拥有较好的行业地位。
早财经丨严重资不抵债,中植集团公开道歉;加沙地带今日起停火;许家印三栋豪宅被接管;深圳出台楼市利好政策
新闻标题定位提示:严重资不抵债,中植集团发道歉信→公司新闻排行榜NO.6加沙地带今日起停火→财经新闻排行榜NO.10国际新闻许家印三栋豪宅被接管→公司新闻排行榜NO.7深圳出台楼市利好政策→财经新闻排行榜NO.5...
每经热评|超卓航科被立案调查 IPO募资使用需有更严监管
每经记者王琳近日,超卓航科(SH688237,股价41.91元,市值37.55亿元)曝出近6000万元银行存款被悄悄划走。在交易所的追问下,公司才透露出该笔资金被用作了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因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被擅自用...
早财经|小米汽车拿到“准生证”;上海顶流学区房价格跌回6年前;金融圈爆雷,多家信托遭殃;曼联CEO辞职
新闻标题定位提示:小米汽车拿到“准生证”→公司新闻排行榜NO.4上海顶流学区房价格跌回6年前→财经新闻排行榜NO.8金融圈爆大雷,多家信托遭殃→公司新闻排行榜NO.7曼联CEO辞职→财经新闻排行榜NO.10体育新闻...
每经IPO周报第133期 | 上周“2过2” 4家公司撤回IPO申请 珠宝黄金公司接连转战港交所
全面注册制来临,更多企业拥有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而对许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闯关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周为单位,对上周IPO过会、被否及新增获受理企业进行梳理,对企业价值进行辨析,同时观瞻...
直击业绩说明会|隆鑫通用董事长涂建华:全年130亿元营收目标完成存在难度
◎对于投资者询问公司能否完成今年营收目标,董事长涂建华则表示,受终端消费市场通胀、国外政策等影响,公司通机业务收入出现同比下滑,因此完成130亿元的营收目前来看存在一定难度。
盈方微不到一年重启重大资产重组 曾因被质疑损害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而折戟
◎早在2021年,盈方微就曾筹划收购华信科和WORLDSTYLE各49%股权。经过一段“长跑”之后,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最终在2022年11月被证监会所否决,否决的理由是“盈方微未能充分说明本次交易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在去年11月公司称要继续推进重组事项时就表示,公司本次重组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财务状况、增强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和特能源IPO:大额分红为实控人“输血” 重要子公司实现盈利净资产却下降
◎和特能源在报告期内进行大额分红的原因或许与其实控人的资金状况有关。根据和特能源的股权结构,作为实控人之一的严勇对和特能源的持股比例长期在80%以上,以此计算,严勇可获得的分红金额在约2.4亿元以上。
IPO节奏“换档”背后:10月“速冻”,业内对未来两年看法谨慎
◎今年年内(截至10月31日)总共有275家新股上市,首发募资金额共3321.11亿元,平均募资额为12.08亿元。分板块来看,来自沪深主板的有47家,来自科创板的有63家,来自创业板的有102家,来自北交所的有63家。◎“A股市场资金和投资者更多,资金面要充裕些,并且还是有赚钱效应。而港股则本身发行有难度,并且锁定短,外面筹码多,所以不敢高价发行。”有保荐代表人表示。◎“日均成交额不到5000万元的上市公司比例已经很大了,1000万元以下的就是流动性极差的公司了。”王骥跃认为,这种成交额分化趋势的持续长期来看将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