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全覆盖!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新规落地,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报告指引》)。此举标志着,北向投资者的程序化交易行为,正式被纳入交易所的程序化交易报告监管体系。根据安排,《报告指引》将于2026年1月12日起正式实施。正...
2025上半场基金投顾“满堂红”:明星组合平均收益率达6.48%
2025年上半年,基金投顾市场“全面飘红”。16只中高风险明星基金投顾组合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6.48%,其中银华基金“天玑-悄悄盈”以12.76%的回报拔得头筹。与此同时,22只全球资产投顾组合同样悉数上涨,平均收益率6.8...
华福证券官宣:黄德良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7月3日,华福证券先后召开公司干部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宣布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裁黄德良担任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个月,华福证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军良已转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盘点上半年基金高管变动:五大原因,一种趋势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96家基金机构的205位高管迎来职位调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些人事变动以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等岗位的高频调整为特征,涵盖退休离任、内部晋升等五类动因,既反映了头部机构战略人才迭代、中小公司差异化突...
申万宏源“抢客”抢出新高度 !基金转托管赠8.18%高息券,背后究竟图的啥?
当前,申万宏源推出基金转托管赠高息理财券活动,年化收益高达8.18%,且额度上不封顶。该活动未通过官方渠道宣传,仅在自媒体和客户经理社交平台“低调”进行,其中使用“躺赚”“额度不封顶”等保本、夸张词汇,引发合规性质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虽能增加基金保有量、新开户数和AUM,但存在打合规擦边球的风险。同时,转托管手续繁琐,实际效果或难达预期。申万宏源对此未予回应。
5月沪市ETF江湖三大霸主:银河规模占比再创新高,华泰成交稳居榜首,华宝稳坐营业部成交首位
2025年5月,沪市ETF市场格局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华泰证券凭借11.30%的市场份额,在券商ETF成交额排名中稳居首位,且份额持续提升;规模方面,中国银河证券则以24.63%的持有规模占比再创新高;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营业部则是稳坐...
牟一凌加盟,国金证券引进多位新财富榜单人士
近日,牟一凌入职国金证券,拟任首席策略官等,与宋雪涛、尹睿哲构成总量研究核心框架。自2024年初以来,国金证券已陆续引入多位新财富上榜分析师。2025年以来,证券行业人才流动频繁,如燕翔重返方正证券、陈果加盟东方财富证券等,这些变动重塑着券商研究团队架构,为行业格局演变带来新变量。
少见!国新国证首席投资官两次卸任同一只基金
近日,国新国证新利基金经理毕子男因工作需要离任,由张洪磊接任。毕子男拥有28年证券从业经验,此次为二次离任该基金,在任时间不足一年零一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国新国证新利基金自毕子男二次上任后投资风格转向红利风格,持仓比例降低。张洪磊接棒后,该基金持仓风格是否改回科技成长风,以及其能否摆脱“迷你基金”命运,仍有待观察。
科创板ETF向基金投顾开放,合格境外投资者获准参与ETF期权套保
6月18日,证监会接连释放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信号。一方面,在《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并首次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资顾问配置范围,旨在引导更...
苏军良掌舵兴业证券
6月11日,兴业证券宣布,因任职年龄原因,杨华辉卸任公司党委书记,由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接棒。杨华辉职业生涯横跨银行、信托、证券,推动兴业证券总资产从2017年末的15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010亿元。苏军良早先在兴业银行工作30年,自2023年掌舵华福证券后,推动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37%,并成功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此次高层更迭引发市场对闽系券商资源整合的期待,兴业证券表示未获知相关整合事项。
兴业证券辟谣合并华福证券传闻:控股股东否认筹划
6月11日晚,针对市场传闻称兴业证券将与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并的事宜,兴业证券发布公告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得到任何来自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或公司股东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经公司与控股股东福建省财政厅确认,控股股...
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接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6月11日,兴业证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苏军良担任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由于任职年龄原因,杨华辉不再担任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公开信息显示,苏军良出生于1972年,为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党...
从“金牛奖得主”到“限消被执行人”,这位公募老总怎么了?
从昔日明星,到如今因数十万元债务被限制高消费,陈继武及其“凯石系”的境遇,折射出中小基金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和严监管环境下的生存困境。凯石基金能否走出泥潭,仍需市场和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