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红利实现率越高越好?专家这样说……

    2025-06-26 15:40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就2024年分红保险分红水平提出监管意见,督促各公司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提升分红保险可持续经营水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要求,各公司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平衡好分红保险预定利率与浮动收益、演示利益与红利实现率的关系,根据每个账户的资产配置特点和实际投资收益率,审慎确定各产品年度分红水平。

    红利实现率大于100%,等同于产品收益率更高吗?究竟何为红利实现率?保险消费者购买分红险产品,应关注哪些要点?

    分红险的红利派发原理

    分红险即分红型保险,是受益人可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并获得分红的保险。分红险通常是附加在寿险、年金险、重疾险等其他保险上,在原有保障的基础上,附加红利分配的保险产品。

    按照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将可分配盈余的一定比例(不低于70%)分配给客户,然后再根据每张保单对可分配盈余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为了确保红利分配的公平、公正,保险公司对分红业务单独设立账户,独立核算。

    由于红利的计算并非简单地在保险费或保险金额的基础上算一个比例,而是与保险费、保险金额、保单的责任准备金、具体的产品责任等各方面都有关系。比如,一张保单的责任准备金越大,说明其在保险公司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越多,因而可获得较多的利差益,能够分配到的红利数额相应就会较大;另外,红利的数额大小,与保单的风险保额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死差益与风险保费大小成正比。

    业内专家指出,用分红率或红利利率来说明红利分配高低是有误导性的,也是监管不允许的。

    红利实现率可能高于或低于100%

    根据监管要求首次披露的分红实现率指标,能代表保险消费者所获得的分红水平吗?

    所谓红利实现率,是由利益演示红利水平和实际分配红利两方面决定(实际分配红利/利益演示红利)。这意味着,产品红利实现率的高低并不代表实际派发红利的高低。

    一方面,分红产品的利益演示(分母)反映销售时对长期市场经济环境的预期。据悉,一些过往年度保单由于历史销售时较高的利益演示,使其红利实现率低于100%。反之,若险企利益演示红利水平偏保守,更容易出现红利实现率高于100%水平的情况。这意味着,红利实现率高于或低于100%,都属于正常的波动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分红产品的利益演示除考虑公司历史投资回报率经验和对未来的合理预期,同时还需满足监管相关规定:即保险公司对分红型保险产品演示保单利益时,应当采用保证利益演示和红利利益演示两档演示产品未来的利益给付,用于利益演示的利差水平分别不得高于0、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通常被称为产品定价利率)。假定A分红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5%,并考虑了不低于70%的红利分配比例,其演示利差水平为70%*(4.5%-2.5%)=1.4%

    另一方面,实际分红水平(分子)受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及波动影响。在产品销售时,条款/建议书均有提示:实际保单红利根据本公司分红保险业务未来实际经营状况确定,保单红利是不保证的。

    业内:应关注实际分红水平和投资实力

    如果保险消费者购买一款分红保险产品,所能得到的保单利益到底该如何衡量?

    业内专家指出,保单整体利益由实际派发的红利与除红利外的其他保单保证利益共同组成。其中,每张保单实际分配到的红利为:CⅹR。其中,C指该张保单对可分配盈余的贡献;R为保险公司确定的不低于70%的比例。同一分红账户和同一预定利率的产品享有相同的实际派发利差红利标准。

    作为过往保单红利的参考,红利实现率不代表对未来红利分配的预期。业内专家就此指出,保险消费者应关注实际分红水平和保险公司投资实力。相比当期的红利实现率指标,关注实现率的长期稳健性更有利于正确解读分红险业务的红利实现情况。

    以不同分红机制下的产品(如香港保单)为例,采用年度红利+终了红利的方式分配红利,红利实现率反映产品红利累积实现水平。从香港保险业披露的实现率数据看,同样也存在高于或低于100%的情况。

    上一篇

    ETF今日收评 | 日经、标普消费等ETF涨超2%,港股创新药ETF跌超3%

    下一篇

    货拉拉跨城业务配齐全车型:向更长的里程扩张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