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期间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转型”。与会代表认为,世界大变局必然带来大调整、大转型,各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每经3月28日电(记者 张怀水)3月28日,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次年会举行了开幕大会、高端对话、分论坛、圆桌会等50多场内容丰富的活动,300多位嘉宾在不同的分会场上参与了讨论。
嘉宾在分论坛上展开讨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会期间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转型”。与会代表认为,世界大变局必然带来大调整、大转型,各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年会围绕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代表认为,能源转型这一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包容性解决方案。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发力,在技术、政策与市场层面形成合力。
此外,张军介绍,推动开放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是年会的核心议题,贯穿各种讨论的全过程。关于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释放区域自贸安排的更大潜力、重振APEC(亚太经合组织)、加强互联互通等讨论也十分热烈。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关税战、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各国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社会应携手促进全球化再平衡,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使之惠及更多国家和更多人群。
年会召开期间,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绝不是亚洲国家失去信心的时刻,而是需要找到机会继续前进。“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和障碍,从长远来看,绝对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此外,记者还从主办方了解到,今年年会期间,除了正式会议之外,代表们在会下还进行了大量交流和对话。根据会场会客室使用的不完全统计,年会期间举行了200场左右正式会见活动。这还不包括各种形式的非正式交流。会场外论坛战略合作伙伴组织的高科技体验活动也吸引了广泛兴趣和关注。有关机构和企业之间通过会上会下的交流,达成了很多务实合作意向。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