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净息差稳健、跨境业务领跑!中国银行年报亮相:金融强国战略下的硬核答卷

    2025-03-26 21:37

    3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1%;负债总额32.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0%,业务规模平稳增加。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财务效益稳健增长。净息差1.4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5%,净资产收益率(ROE)9.50%,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28.77%,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为首要任务,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优质金融服务,持续推动自身改革发展,集团经营管理保持稳中有进。

    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

    中国银行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提质增效。中国银行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支持科技金融的首要突破口。通过全面升级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构建“总行中心—省级分中心—地区特色支行”的客户服务专营网络,覆盖全国范围内科技创新节点城市及科技资源集聚区域。整合集团行研资源,打通商投行服务,构建市场响应敏捷、研究视角多元、覆盖主要金融领域的科技金融研究体系。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增长29.67%,共为10.29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100亿元。

    绿色金融保持领先。中国银行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以多元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新增9,641亿元,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03%。成功发行全球首只SGS(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绿色贷款和社会责任贷款合集)债券。承销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蝉联银行间市场和中资同业首位。绿色债券投资规模位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2024年度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首位。

    普惠金融增量扩面。中国银行坚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普惠金融信贷服务质效不断提升。通过开展“源来好创业”专项活动,加大个人创业类贷款投放,为退役军人、妇女等群体就业创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搭建“个人创业担保贷+‘惠创贷’”产品组合,个人创业类贷款业务覆盖全辖。此外,深耕特色场景和客户需求,持续丰富“中银速贷”线上融资产品谱系,2024年推出“出口E贷”等新产品,目前已涵盖信用、抵押、质押、保证等全部贷款品类。2024年末,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63%、39.62%。全年为超过4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6,000亿元。

    养老金融稳步提升。中国银行立足“养老金融领先银行”发展目标,在全行建成超1000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形成有市场口碑、受客户欢迎的适老服务范式,初步打造服务社区养老体系的线下渠道网络。中国银行全力构建一站式养老个人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丰富包括储蓄、理财、基金、保险在内的养老个人金融产品供给,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年金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3.44%,累计为超千万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服务。

    数字金融赋能发展。中国银行聚焦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打造了企业级技术平台,覆盖开发、测试、部署、运维全流程,为应用开发运维提供平台级支撑能力。中国银行企业级技术平台可支撑数亿客户信息一次性下移至分布式平台,处理能力达到十万级TPS。分布式应用系统日总交易量达20多亿笔,运维监控日处理生产日志总量约400亿条。技术平台已累计获得人民银行、工信部、信通院、IDC中国等机构20余项外部奖项,共计申请专利700多项。个人客户端,中国银行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功能和客户体验。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9,793万户,同比增长11.59%,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信息科技监管评价提级进位,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力度进一步加大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服务国家大局,找准落实有关决策部署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和支撑点,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已超40%,成为发展强劲引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国银行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截至2024年末,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突破10万亿元。

    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银行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前提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平稳有序。2024年落实完善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政策,调降约686万笔存量房贷利率,涉及金额3.2万亿元,大力支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末,中国银行精准落实惠企助企政策,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72%、16.60%。

    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2024年末,中国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新增5,011亿元,重点帮扶县机构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55个百分点。

    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银行信贷服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金额领跑市场。

    深入落实扩内需战略。中国银行助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加快消费贷款线上化转型步伐,截至2024年末,非房消费信贷余额增长958亿元。设备更新项目授信签约超1,200亿元。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再开新局

    经过近百年全球化发展历程,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已经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当下,中国银行努力当好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持续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的首选银行。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宏伟蓝图,作为我国外贸金融服务的主渠道,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家级贸易展会最高级别战略合作伙伴作用。充分发挥中意、中法企业家委员会中方主席单位作用,积极服务企业共赢发展。

    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坚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发展,积极参与、推动境外当地人民币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中国银行在CIPS间参行数量保持同业首位,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4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6席,继续保持同业首位。跨境人民币结算、清算量均双位数增长,保持全球市场领先。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银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及通道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提供项目融资和综合金融服务。着力跟进多个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2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3,720亿美元。熊猫债承销、中资离岸债承销、跨境托管、境外托管等业务市场份额稳居中资同业首位。

    上一篇

    美股开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8%,纳指跌0.30%,标普500指数跌0.09%。特斯拉跌近2%,或终结5连涨走势

    下一篇

    歌尔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4.93%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