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深交所向中天精装发出《监管函》。经查,该公司2020年至2023年期间,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多项违规问题,时任董事长乔荣健等三人未能尽责。此外,中天精装业绩连续多年下滑,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亿元—4.50亿元。公司称亏损原因包括计提减值准备、收缩业务规模等。
每经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月13日,深交所对中天精装(SZ002989,股价24.36元,市值47.52亿元)发出《监管函》,经查明,中天精装及相关当事人存在违规事实。
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天精装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未设置募集资金理财专用账户、将闲置募集资金转入一般户进行现金管理、个别募投项目超额使用募集资金、对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事项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等问题。
深交所认为,中天精装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时任董事长乔荣健、时任总经理张安、时任财务总监兼董秘毛爱军,未能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违反了有关规定。
深交所要求中天精装及全体董监高人员认真吸取教训,并提醒公司及全体董监高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公开资料显示,中天精装业绩已经连续多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中天精装营业收入分别为25.67亿元、19.93亿元、8.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6735万元、833.5万元。
据1月21日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天精装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亿元—4.50亿元,同比转亏,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40亿元—4.40亿元,同比亏损加剧。
对此,中天精装解释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对相关资产进行年末减值测试,公司初步判断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在行业及市场的大环境下,公司为防范回款风险,加强了对承接项目及客户的甄选力度,主动收缩业务规模,导致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受市场竞争激烈及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客户对成本管理更趋严格,导致公司项目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出于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补偿的一次性支出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等。
此外,2月12日,中天精装披露,此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受托对公司及公司发行的“精装转债”进行了信用评级,此次业绩预亏后,东方金诚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情况,关注中天精装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及时披露相关事项对中天精装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以及对“精装转债”信用等级可能产生的影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