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表示,2025年的重中之重是稳住PPI,引导PPI回正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同时显著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可以采取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补充社保基金。
每经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我国物价形势整体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需求回暖,带动价格回升。
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涨幅与去年持平,从月度变化来看,除了1月份略有下降外,其他各个月份CPI同比都保持小幅上涨态势。
202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降幅较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
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价格温和回升有利因素在增多。近期来看,春节假期即将临近,食品消费需求在增加,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的服务消费也会更加活跃,有助于推动CPI季节性回升。
2024年有哪些因素制约了CPI上涨?又有哪些因素拉动CPI上涨?如何评价PPI数据?PPI同比、环比何时能够回正?加快PPI回正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进行了专访。他表示,2025年物价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稳住PPI,引导PPI回正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同时显著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可以采取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补充社保基金。
NBD: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CPI同比上涨0.2%,涨幅与去年持平。您认为2024年CPI涨幅是否达到预期?哪些因素制约CPI上涨?哪些因素拉动CPI上涨?
徐洪才 图片来源:受访者
徐洪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CPI是有拉动作用的,但坦率来讲,CPI会相对稳定。我们更关心的是PPI,PPI依然负增长,比上年下降2.2%,这对物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也对CPI有拉动作用。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起,起到扩内需的作用。
NBD:您对2025年CPI的走势有何预期?要达到这一预期,在政策上还可以怎样发力?
徐洪才:2025年CPI可能维持相对稳定,正增长没有问题,在0到1之间,不可能太高。政策层面上,我认为关键是把现有的政策落实好。此外,衡量物价是否回暖不仅看CPI,要看GDP平减指数,将CPI和PPI综合在一起看待。
NBD: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降幅较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11月和12月PPI环比降幅连续收窄,分别比上月收窄0.4和0.2个百分点。您如何评价这一组数据?为何PPI回升慢于CPI?
徐洪才:这个数据说明物价回暖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形势依然严峻,反映出整个工业生产的需求仍存在不足。
CPI主要反映终端消费需求,有些终端消费需求是刚性的,例如说一日三餐,不可能刺激一下就多吃一碗饭。目前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最显著的领域在服务业,涉及文化娱乐、通讯、服务品消费和服务品价格。随着技术进步,通讯价格应该降低,相关服务的价格也要下降。因此,CPI会相对稳定,与CPI相关的价格不一定要涨。
而PPI反映一般工业品消费需求。我国属于外向型经济,2024年我国出口总额25.45万亿元,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9万亿元。因此,国际关系及国内整体需求是影响PPI的关键因素。
NBD:您预计PPI同比、环比何时能够回正?要让PPI回正,关键要从供给端入手,还是从需求端入手?
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徐洪才: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主要体现在中低收入群体的层面。要提高农民、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为此就一定要扩大就业,让这些群体有工作、有收入。
加快PPI回正,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要在2025年回正还比较难,主要原因还是需求不足,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长期国债发行很难作用于这一群体。
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关键在于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例如增加退休农民的退休金。对农民来说,他们对普通的工业品就有消费需求,但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NBD:所以您认为PPI回正的关键在于需求端吗?
徐洪才: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NBD:在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无法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从供给端下手,引导PPI回正呢?
徐洪才:降供给反而又会减少就业机会,从而减少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调整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加以改革。
显著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钱从哪来呢?可以通过国有资产无偿划拨,补充社保基金。工农中建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的股票,原来由国资委管,现在可以把这些股票划拨到社保基金里,相当于让社保基金持股。社保基金有钱了,就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能力,低收入群体保障提升,就更敢于花钱了。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