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出海企业不应无休止地陷入“低价螺旋”|2024年末出海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19 19:11

    2024年末,低价、“内卷式”竞争对制造业及营商生态的影响引发反思。低价策略虽在早期有利于企业发展,但低价酣战、产业链“内卷”的后果已显现。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痛点,跨境电商低价策略正面临新考验。一些出海企业已开始尝试破局,如聚焦高利润产品、适度提价、多元布局等。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别让电商低价‘卷死’中小企业。”

    2024年末,越来越多的企业、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低价、“内卷式”竞争对整个制造业以及营商生态的系统性影响。对跨境电商以及一些出海企业而言,亦是如此。

    从满足口腹之欲的泡面、瓶装水,到红红火火的新能源汽车,再到高大上的云计算,在过去一年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打价格战。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低价策略有利于企业在业务发展初期迅速吃下市场,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做大规模,从而可以摊薄前期的投入成本。此外,随着科技迭代、产品性能提升,一些科技类产品每次推出新品后,上一代产品基本都会降价。科技圈往往将其总结为“摩尔定律”下的战略动作。

    但低价酣战、产业链“内卷”的后果在很多行业都已显现出来。另一边,部分国家的关税已经提高或者正在提高的路上,“低价螺旋”的策略走向海外还有效用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近日,某造车新势力迎来了“闪崩”的终局。即便有巨头加持,也难逃“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爆雷困境。可见,没有足够的基本盘,对多数企业而言,低价螺旋的竞争策略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并非长久之道。

    所谓低价螺旋,是指通过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商品不断吸引消费者,进而促使竞争对手也降低价格,形成一种价格下行的循环。

    早年,国内电商平台兴起之时,很多商家流行“打爆款”运营策略,即通过将其中一款产品价格压低,从而吸引平台流量推动成交,也间接为店铺其他商品引流。

    但从笔者的调研来看,“内卷式”的低价竞争,不仅在挤压中间渠道的生存空间,对终端制造企业生态的影响也有显现。

    而在这种内卷式竞争之下,头部企业也未必轻松。

    电视剧《繁花》中,胡歌饰演的宝总提到外贸“三来一补”的模式,不少出海民营企业最早就是做海外代工起家,日积跬步,逐步成为海外客户大供应商。笔者发现,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大代工企业出现了路径分化,有一些持续做代工,但代工的科技含量在提高,有一些开始自己做品牌。

    在一些靠做代工起家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笔者注意到,代工虽然毛利率不高,但业务体量大,企业赚的是稳定的钱;而如果自己做品牌,找到好的渠道,则毛利率有非常大的跃升空间。譬如,有上市公司这两年布局跨境电商业务,增长迅猛,但如果没找好渠道,广告营销投入成本高,未必是门好生意。

    所以,对中国企业而言,品牌出海并不容易。

    其实,不仅是笔者注意到国内企业出海面临的这些痛点,很多跨境电商平台也已挖掘到痛点背后的商机,推出全托管、半托管模式,从一定意义上消化了制造企业的供给问题。但也有做跨境电商全托管的工厂老板吐槽,平台价格压得低,工厂利润非常微薄。以前是给国外客户做代工,现在全托管,品牌和工厂几乎沦为跨境电商平台的代工。

    今年以来,笔者注意到,不少国家开始针对跨境电商征收小额包裹税,有的国家甚至叫停了一些跨境电商平台,可见跨境电商的低价策略正在面临新考验。

    特朗普2.0时代即将启幕,沿袭低价策略出海,在叠加关税影响下,或许不再成为中国制造的优势。此前,有出海非洲的企业和笔者分享了一个洞察,在比较看重价格优势的非洲市场,中国制造正面临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低价竞争。

    不少对“内卷式”低价竞争洞察充分的出海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破局路径。有的选择更聚焦高利润产品,用效率对冲成本压力;有的企业会结合在产品优化和销量增值的基础上适度提价;有的企业开始多元布局,降低关税带来的冲击,分散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弱需求压制焦煤,产业尚未减产,后市怎么看?

    下一篇

    航锦科技:12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