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晓霞表示,招商选项目要彼此吸引、彼此成就,不是简单地把一个项目引过来,而是让企业在当地活下去并且长得好,这样企业才不会轻易离开。
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商务局局长、常州综保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骆晓霞
“发展新能源之都,常州不是一次简单地押注,而是有其内在逻辑。”1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未来产业园区与城市IP进化思享会”在成都举行,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商务局局长、常州综保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骆晓霞表示,最年轻的万亿城市背后,常州早已经铺好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暗线”。
骆晓霞表示,作为民族工业发祥地和乡镇企业发起地,常州有制造业的最强底色和最大优势。如今,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常州布局有37个,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聚焦到新能源相关产业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常州便涉足变压器制造,到上世纪80年代发展输变电,上世纪90年代发展光伏、风电设备。总体而言,常州在发电、输电领域起步较早,根基较深,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产业整合能力。
近年来,当新能源产业成为城市竞争“必争之地”,常州也在传统的光伏、输变电之外拓展新的领域,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先后引进中创新航、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以抢占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高地。
“城市的企业矩阵,既要有‘大象军团’,也不能少了‘蚂蚁雄兵’。”骆晓霞介绍,除招引龙头企业外,常州全力引进一批“小而优”“小而美”、爆发力强的科创型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先后培育了一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据《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名片逐渐擦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能源产业赛道稍显“拥挤”,竞争激烈。深圳、合肥、武汉、西安、宜宾、宁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意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就有10个以上。
对此,骆晓霞表示,如果说其他部分城市新能源产业靠的是单点突破,常州的优势则在于完善的产业生态。当前,常州在“发储送用网”五大环节构建了一个由链到群,由群到生态的闭合优势,在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多个产业环节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一个例子是,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到97%,全球前5的企业中有3家在常州布局。
“可能你目前在某些行业、某些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到明天就被别人赶超了。”骆晓霞表示,新能源产业更新迭代非常快,城市要永远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做好产业的前期谋划。
面向未来,常州将想尽一切办法给新能源企业提供市场应用场景,包括新增或更新的政府公务用车统一为新能源汽车,所有新建小区100%允许新能源充电设施接入。此外,随着常州比亚迪二期项目投产,明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到100万辆。
骆晓霞表示,尽管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名片的道路还很长,但常州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新能源产业推向更高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地方“以税招商”成为过去式。骆晓霞表示,作为一线招商人员,她对这项政策是喜闻乐见的。“在政策出台前,我们也不是单一靠政策吸引企业,更多是考虑企业在这个地方有没有成长空间,能不能发展得好。”骆晓霞表示,招商选项目要彼此吸引、彼此成就,不是简单地把一个项目引过来,而是让企业在当地活下去并且长得好,这样企业才不会轻易离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