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已经成为各界共识。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了13条具体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确保育龄人群怀得上、孕得优、生得好、养得起。
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已经“箭在弦上”。
事实上,针对“不愿生”、不能生”,除了政府部门频频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外,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相关方也在“把脉问诊”,试图破解背后困境,让原本“轻松”的生育褪去隐形的焦虑,让更多女性获得更为自然、轻松的生育力。
进入10月,与生育相关的官方信息变得密集起来。
10月17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该调查将获得婚育观念、婚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新数据。
据了解,本次调查将聚焦影响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的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前的2017年、2019年、2021年,国家卫健委已连续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性生育养育调查。
对我国生育率研究多年的分析人士认为,对各个省市而言,人口结构存在差异,相关生育政策就不能“千遍一律”,而是要结合本省市的具体情况来研究部署。“生育意愿与文化结构有关联,这对后续出台真正贴近需求的政策有一定推动作用,是好事情。”该人士直言。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若干措施》,围绕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4个方面出台了13条具体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围绕“鼓励生育”所出台的政策,不仅数量众多,力度也有持续加强趋势。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
2022年7月,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此外,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比如江西赣州市上犹县就出台规定,明确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给予7000元、1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种种迹象显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迫切性已经空前。
政策加码的背后,是数据的持续走低。
2017年到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已连续7年下降,2023年生育率较2017年下降35.4%。一位在生殖医学领域研究多年的人士表示,生育率走低的重要原因是育龄人群“不敢生”,这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3岁以上的孩子有幼儿园、9年义务制教育,但3岁之前的养育则要完全靠家庭,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种压力。”
国家卫健委披露的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000万,有30%的家庭有托育需求,建设托育中心,缓解育龄人群的托育负担,成为实际需求。
国家层面的保障已经在行动。2021年至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了49.1亿元支持建设130个县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2个公办托育机构和12万多个普惠托位。
多位生殖医学专家看来,生育率走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对“生育力”的认知不足。生育力,指的是个体生育后代的能力,主要包括3个层次:顺利怀孕的能力、健康度过孕期的能力、保证子代健康的能力。
决定备孕的那一年,吴青34岁,到女儿出生,她已经40岁,那6年时间里的细节她不愿再回忆,只有几个数字被刻进了心底:8次怀孕,7次胎停。
在医学上,胎停是指胚胎生长到一个阶段停止发育,西南地区一三甲综合医院妇产科医生表示,近年来胎停和反复流产的患者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因胎停的流产手术占比达30%。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充斥着60岁女性生孩子的极端个例,这会形成错误引导。实际上,女性的生育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趋势,胎停等异常妊娠问题与高龄往往会有关联,21岁至35岁才是女性的黄金生育期。”上述人士生殖医学专业人士表示,婚恋年龄延后,我们更需要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常识,提高全民对生育力的认知。
“34岁的我竟然卵巢功能早衰了。”今年5月,王文芝将自己的体检结果晒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小范围的热度,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有几个她同龄姐妹也被查出“卵巢功能早衰”。
正是对“生育力”认知上的偏差,让不少女性忽视了对生殖健康系统的日常呵护。据上述西南地区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介绍,针对人工流产手术对生育力的破坏,目前医疗系统基本普及了PAC服务(流产后关爱服务》,内容包括通过向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帮助落实有效避孕方法,以降低重复流产率。
此外,也有企业在着手保护女性生育力。比如跨国药企欧加隆,其长效可逆皮下埋植避孕方案依伴侬®(依托孕烯植入剂)、口服避孕方案欣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能帮助广大女性预防非意愿妊娠,守护孕育的土壤,保护自身的生育力。值得一提的是,欣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还是目前中国获批上市的唯一拥有月经周期调控和避孕双重适应症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而在即将到来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欧加隆为中国家庭带来了一份从‘治疗、保护到保存’的聚焦女性“生育友好”的健康创新解决方案。
生育率下降的另一面是“不能生”。
不断推后的婚恋规划蚕食着适龄生育的空间。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从2007年的12%上升至2020年18%,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3.4岁,较2019年增长了1.5岁,其中40岁以上患者增加了48%左右。另一方面,相关肿瘤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的人也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约7成年轻肿瘤患者有生育意愿。
“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常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则是最终治疗手段。”上述生殖医学专业人士表示,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技术(用人工方法将精液注入女性体内以取代性途径使其妊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F技术)及相关衍生技术。
“对于不能生的育龄群体而言,辅助生殖技术是圆梦的好路径,每年有30万名试管婴儿出生,就是力证。”该人士表示。
尽管被称作“最佳路径”,但相比自然孕育,这条路走起来依然显得“痛苦”。3年前,王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下儿子,回忆起长达2年的“试管之路”,她依然能感受到焦虑和不确定带来情绪煎熬。流程长、注意事项多,不只身体会痛,心里更难熬。”
事实上,辅助生殖技术的全流程参与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技术革新,力求提升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女性痛苦。比如欧加隆,针对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卵泡发育预处理,其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月经周期调控功能可以为辅助生殖的促排卵拮抗剂方案做好预处理准备,优化辅助生殖结果;其自有生殖管线普丽康®(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与欧伽俐®(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已经在辅助生殖领域被广泛使用,今年又携手本土创新公司积极探索改善治疗体验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研长效促卵泡激素药物SJ02将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多元的助孕选择。
另一方面,辅助生殖高昂的费用也给不少家庭带来阻力。
根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治疗周期成功活产,单次取卵周期价格约3.3万元-4.2万元。这意味着育龄女性成功活产一次至少需要花费10万元。
不过这一阻力已有缓解之策。2023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3年7月1日,北京将辅助生殖16项技术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甲类报销范围。截至2024年10月10日,已经有23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支付范围。
商业保险的补充支付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以女性健康为主要业务的跨国药企欧加隆积极携手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商业合作模式,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与镁信健康共同推出的“好运有加”患者权益项目,通过费用补偿型医疗团体保险,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让更多家庭能够承担相关费用,实现生育梦想。
随着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不论是提高生育保险的报销比例,还是延长生育津贴的享受期限,增加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的时间,都是为了让生育变得更为“轻松”;不论是加强“适龄生育”理念教育,提升“生育力”的认知,还是不断迭代辅助生殖技术,都是为了让生育能更加贴近“自然”。
而“轻松”和“自然”,本就是生育的底色。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