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食物开发附加值。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
要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拓展食物直接和间接来源,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要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食物开发附加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
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殷浩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应对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有效举措。面对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和日益趋紧的国内资源条件约束带来的双重压力,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愈发凸显,部分粮食品种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通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开发生产多样化非粮食物,能够缓解国内粮食供给压力。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也是满足居民多元化食物营养需求的必然选择。”殷浩栋说,随着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膳食营养水平提升,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不断增加,食物来源必须从传统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才能保障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
对于会议提出的“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瓶颈制约”,殷浩栋表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需要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物,突破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这需要品种、技术、设施装备等系列配套基础,目前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
他举例说,比如除口粮品种之外,抗逆性强且高产的品种还不多,玉米、大豆等单产水平明显低于国外优良品种,农机装备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差距依然存在,开发“森林粮库”、打造“蓝色粮仓”还存在一些技术和设备短板等。“因此,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生产投资,合理利用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记者也注意到,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农业科技经费从2015年的281.9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79.65亿元,增长明显。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为农业注入了不竭发展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食物观的内涵相当丰富,在他看来,大食物观就是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跟大安全观的有机统一。
就大资源观而言,过去粮食安全更多看的是耕地,在大食物观的视角下,应该由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要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还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荒漠戈壁也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发展戈壁农业等。
“大食物观也是一个大农业观,它不单纯强调种植业,一定是农林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发展。林牧渔业也相当重要,而且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其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提升。”魏后凯说。
记者注意到,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到,要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发展林下种养。深入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进划区轮牧。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
就大市场观而言,魏后凯认为,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我国国情是人多地少,适合粮食种植的水土资源相当有限,所以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就大安全观而言,在大食物观视角下,要把粮食安全扩展到内涵更加丰富的食物安全,要更加强调生态的安全、营养的安全。同时,除了供给端外,还要强调需求端,要鼓励粮食减损、节约,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