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希望服务今年中期超预期的答卷,资本市场举出了高分牌。
8月26日晚间,新希望服务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希望服务实现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核心主业物业管理服务产生的收入约为4.06亿元,同比增长27.7%。盈利方面,同期毛利达到2.32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率为32.8%;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1.18亿元,同比增长7.9%。
数字能“说话”,也会有“对比”。自2021年5月踏入资本市场以来,新希望服务一直坚持走区域深耕之路,潜心孵化“物业+”业务,显示在报表端的数据,既没超速,也未失速,稳中有进,这些自然成为资本端可堪信任的理由。
业绩发布后首个交易日,8月27日,新希望服务股价飘红,盘中一度拉涨至11.45%。当日收涨7.83%,报收1.79港元/股,总市值约15亿港元。
行业深度调整期,新希望服务深谙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品质服务的基石。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约4.06亿元,同比增长27.7%,占总收入的57.2%,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物业服务“刚需+长周期”的特征,成为新希望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而优质的服务与品牌口碑,也为公司在存量市场获得高质量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4年6月30日,新希望服务在管面积约3542.9万平方米,独立第三方占比约39.6%;合约面积约405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其中,95.5%的物业管理项目位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且95.9%的物业管理收入来自于此,这一比例较2023年底分别提升0.4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凭借市场化核心能力,积极地面对市场化外拓机遇,期内新增超3.5亿元饱和收入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同比增长227%;合同年转化收入841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新希望服务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高目标牵引,全年目标签约金额6亿元,持续通过市场拓展、战略合资、合作及收并购等方式为扩大业务规模增添动力。
另外,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和存量时代,拥有成本能力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盈利回报。报告期内,新希望服务管理费效比较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至9.8%,这已是公司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费效比下降,累计下降近10个百分点,由此新希望服务首次进入大中型物业10%的费效比序列。“未来,公司将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关注增长背后的人效、费效的变化。”
依托过硬的服务品质、品牌力,新希望服务的收缴率亦维持高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天,这些都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蓄积了动能。
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生活场景,积极开拓增值服务的第二曲线,已成为物企取得价值新突破的共识。
于新希望服务而言,选择“物业+”的组合方式做强生活服务,是其一直坚持的业务发展策略。报告期内,“物业+生活+商业”三项整体收入占比已超90%。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06亿元,占总收入57.2%,较去年同期增长27.7%;生活服务收入1.70亿元,占总收入24.1%,同比增长26.1%;商业运营服务收入0.65亿元,毛利率63.9%。
具体来看,商业运营作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单元,尽管上半年受到环境影响,出现了一定的经营周期波动,但仍然成功拓得兰庭集、中诚铂悦府等项目,在管项目如南宁新畅行出租率较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成都新希望国际及昆明大商汇亦保持超90%的出租率。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成都中鼎国际2021-2023年纯物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是5.16%,但在参与商业街区、团餐、便利店等综合服务运营下,收入复合增长率已达到17.49%。
不仅如此,在资产租售方面,新希望服务也不断在存量基础上拓展增量,例如将写字楼客户,引荐至商街开店,再挖掘员工住宿需求并提供公寓引租等,将服务串成线,拓宽收益来源。另外,新希望服务不仅服务在管项目,亦不断强化外延,报告期内外盘占比已达到27%。
而在生活服务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线上及线下零售服务及餐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5.3%至7400万元。仅上半年,新希望服务即成功拓得公司首个10年期团餐项目-宜宾妇幼保健院,以及攀钢生鲜供应链项目、四川泰康医院项目等,截至目前“物业+团餐”类项目累计已达14个,占总团餐服务项目的56%。
与此同时,依托其在供应链体系、品牌口碑、产品品类等方面的优势,搭建起企业服务体系,成功中标华西天府超市供应链业务,并售出约41000个礼盒,较去年同期增长300%。
当物业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增长转变,物企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更注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发展。
聚焦区域,深耕高能级城市一直是新希望服务坚持的战略。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西南和华东的深耕力度,两地合计物业管理收入达3.39亿元,占总收入的83.5%,在管面积合计占比84.8%,区域浓度优势持续显现。其中,成都、昆明、温州三城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2.7%,在管面积占总面积57.1%。仅在成都,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37.5%,远超公司营收平均增速。
需要指出的是,“烟火成都”战略也在今年迎来了收获期。通过此前与多家成都市国资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所带来的签约合同金额占比达到了20%;成都区域通过战略合作达到了36%。
具体如公司此前与武侯国资企业、经开国投、四川见兴里科技等成立合资公司,并于报告期内合同贡献额颇丰;公司首个4A级景区项目——成都天府芙蓉园,同样是通过战略合作转化而来。
事实上,作为近年来市场活跃度与开发潜力巨大的城市,成都无论在新房供应还是存量市场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成都新房成交、供应面积超北上广深,高居榜首;而在成都已有着40余年品牌积淀的新希望集团,则在农牧食品、乳品快消等领域拥有着丰富的产业链,也让新希望服务能快速整合资源,支撑其在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通过区域的深耕,降低了公司管理成本和供应链的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新希望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管理层指出,上半年在成都的拓展比例达到了56%,下半年预期分解目标是70%,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成都的区域优势,真正做到在成都全面发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