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一座兼收并蓄的活力之都,汇聚了五湖四海的青年人,带给城市创新与活力。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口的嘉定,凭借着汽车、智能传感、高端医疗设备和精准医疗、集成电路等产业,已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
嘉定不断提升的基础环境和产业氛围,让大量年轻人愿意在这里定居。《2023年嘉定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2023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8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小区销售套数和面积双料冠军由中建万科•理想之地获得。这是万科以“未来城市理想单元”为课题,推动产品研发的首个落地项目。
与传统地产开发不同,理想之地将公共服务配套先于住宅部分落地开放,反映了万科针对超大城市边缘和新城核心区的城市活力不足、职住不均衡、生活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通过创造更丰富的公共场景,让居民不用走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和城市中心同等品质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
理想之地通过自持商业物业的形式,招募高水准运营伙伴,整体搭建起活力、低碳、智慧的生活空间,将居住幸福指数提升档次。不用驾车往返几十公里,在社区里就可以吃到静安嘉里中心胡麻招牌云南小锅米线,或者带孩子看一场沉浸式艺术展,逛一下主题创意市集,度过一个理想的周末。未来将在这里呈现更多文化、艺术、休闲、运动等生活场景,连接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景微缩城市。
春熙集是理想之地首个试运营的公共空间,将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原始傣寨搬到上海,打造西双版纳同款微缩雨林,未来将持续举办更多富有烟火气和活力的社群活动;新新所组成一套完整的策展式商业逻辑,致力于将可持续艺术生活带入人们的日常;陶然荟作为年轻力中心,围绕中庭设置自助健身、长者运动、宝宝屋等创新功能,并设有一网通办等便民设施,未来这里亦将开展多样的社区营造活动,构建出多元、活力的生活场景;而集文体综合于一体的鼓浪馆,则以其温润的运动空间和丰富的社群活动,成为都市人释放压力的好去处。
7月25日,理想之地举办了中瑞零碳建筑项目示范工程落成仪式。在未来城市“活力、低碳、智慧”三个理念下,理想之地以“建筑即公园,社区即城市”的10-15分钟未来城市理想单元为目标,致力于在新城打造和市中心一样的生活方式。
项目整体实施低碳社区,东部四个地块实施近零碳社区,每年相当于25万棵树的减碳贡献。住宅全部实施超低能耗,春熙集、新新所和幼儿园实施近零能耗和绿建三星。
同时,低碳技术的运用强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相结合:例如首个社区商业采用了20余项低碳前沿技术,让普通人看得到、用得好,并能从中获益。零碳咖啡、旧物回收等低碳相关的社群活动,也受到业主欢迎。
因这些低碳理念的落地与实践,2023年4月,理想之地入选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和瑞士发展合作署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中瑞零碳建筑项目示范工程”第二批示范项目。
事实上,万科在行业较早时期就开始了对低碳和绿色建筑的探索,从2005年深圳万科城4期绿建三星住宅项目的探索,到理想之地零碳建筑的落成。目前理想之地已入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创新示范,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与瑞士合作开发署联合发起的中瑞零碳建筑示范工程,科技部“零碳建筑”“直流机电”2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工程等,累计申请28项专利。
在理想之地,从建筑和道路规划到业态和运营的方方面面,无不用低碳、智慧的无形之手,连接着人与活力的关系,城市资源的虹吸效应也自此得以实现。
在智慧场景探索方面,理想之地以“普惠、安全、高效”为目标,集成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数据平台等技术,孵化全区智慧运维、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管理、便捷停车等场景,实现城市服务、社区治理高效覆盖。
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生活场景的提升,强调技术为人服务。在信息共享上,业主通过一次信息录入即可获得整个地块三种业态的“通行证”。在小区安防上,通过摄像头背后算法的提升对部分行为进行识别,并及时响应。
此外,项目还会将茂育路建设为智慧道路,比如,周一至周五可以正常通行机动车,而在周末和节假日将尽量引导机动车绕行别的路段,而成为“理想之地”社区的步行街道,拓展出更大的社区活动场所。
以智慧社区为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基层服务单元,“理想之地”通过统一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公共治理及服务、从物理通道到信息通道的无缝连接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信息的即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