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的第一个版本iPhone AI。此次更新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苹果称该功能以及更多更新将在明年正式上线。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最新的AI系统并未采用英伟达GPU。
每经记者 文巧 每经编辑 兰素英
继官宣“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一个多月后,苹果这一人工智能(AI)系统终于落地终端设备。美东时间7月29日,该公司发布了苹果智能的首个iPhone AI版本。新软件目前只在iOS 18.1的开发者测试版中发布,仅面向支付了99美元/年的注册开发者。
测试版本的功能主要围绕写作工具、Siri、相册等方面,此次更新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苹果称该功能以及更多更新将在明年正式上线。
同日,苹果最新发表了一篇关于苹果智能的研究论文,透露其新的AI系统依赖于谷歌设计的TPU(张量处理单元),而非广泛使用的英伟达GPU。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谷歌TPU的价格相对有竞争力,在三年预订期内,该产品最新型号的每颗芯片每小时(训练)成本不到2美元。并且,与英伟达的独立芯片相比,谷歌TPU的优势在于芯片级别的互联性特别高。苹果的技术论文表明,TPU架构可以开发更大、更复杂的AI模型。
随着iOS 18.1 Beta版的上线,注册开发者从即日起就能体验到苹果AI的部分功能。据悉,本次更新只支持M系和A17 Pro芯片,即在iPhone上仅适用于iPhone 15 Pro和 iPhone 15 Pro Max,iPad和Mac也有类似的版本。除硬件要求外,开发者的地区设置需为美国,设备和Siri语言需为英语。
此次推出的苹果智能仅有部分功能上线,主要围绕文本生成、Siri和相册等模块。不过,此次更新尚未集成ChatGPT功能,苹果称该功能以及更多更新将在明年正式上线。
苹果基础大模型团队负责人Ruoming Pang强调,这些基础模型“并不是聊天机器人”,而是支持广泛的功能,包括摘要、写作帮助、工具使用和代码。
图片来源:X平台截图
作为苹果AI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生成功能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苹果官方应用,只要使用标准输入文本系统,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当中也能利用该功能进行文本总结、校对和重写。另外结合语音备忘录中已经上线的音频转录功能,文本生成系统还可以为录音生成摘要。
对于iOS 18.1最新测试版提供的AI功能,X网友很快发表了反馈。有网友称,“苹果智能帮我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真正想说的话。”在他的视频中,苹果智能将其对话中准备发送的内容修改得更加委婉。
图片来源:X平台截图
此外,Siri的全面焕新也令人惊艳。有网友称赞苹果智能的新Siri界面,并称表示新版的Siri有“绝对的突破性”。
图片来源:X平台截图
相册的更新则让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搜索特定照片,甚至是视频当中的具体时刻,并创造照片记忆。
图片来源:X平台截图
7月29日,苹果还上线了一份苹果智能模型的技术报告,并表示在指令遵循、文本总结等任务上,苹果云端大模型取得了超过GPT-4的成绩。
图片来源:苹果最新技术文档
苹果此前说过,ChatGPT在苹果AI中不是必选项,主要功能是由自家的大模型驱动。而另外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据苹果最新的技术报告,在苹果基础模型的训练中,英伟达的硬件设施含量为零。
苹果基础模型的训练通过旗下基于JAX的AXLearn框架进行,硬件采用的是谷歌TPU,其中云侧用了8192颗TPUv4芯片,端侧用了2048颗TPUv5p芯片。
为什么说此事令人惊讶?一直以来,英伟达GPU都是训练大规模AI模型的首选,它们在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占据了大约80%的市场份额。不过,据外媒分析,对英伟达GPU不断增长的需求导致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迫使科技巨头探索替代解决方案。
据报道,英伟达最新推出的Blackwell GB200的价格大约在3万~4万美元之间。有市场报告指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AI芯片,也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芯片,但需求依旧保持强劲,这种势头将延续到2025年,有报道称明年英伟达的CoWoS(一种半导体封装技术)封装订单量已达到34万。
与英伟达销售的独立芯片相比,谷歌TPU基于谷歌云平台,苹果无须在硬件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即可获得大量计算资源。谷歌TPU是为机器学习任务定制设计的,自2015年以来一直是谷歌内部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于2017年通过谷歌云公开提供。
相比之下,谷歌TPU也提供了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据外媒,在三年预订期内,该产品的最新型号每颗芯片每小时的(训练)成本不到2美元。苹果的技术论文表明,TPU架构可以开发更大、更复杂的AI模型。
一位不愿具名的硅谷工程师此前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对于英伟达GPU,谷歌TPU的优势在于芯片级别的互联性特别高。因此也有分析认为,这种具有竞争力的定价加上 TPU的架构优势,使其成为英伟达GPU的一个替代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