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
◎今年1—5月,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7%,高于进口额增速4.7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7月29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介绍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我国不断涌现出更多高价值知识产权。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国内有效注册商标量达4590.9万件,再创新高。
在运用方面,知识产权有效赋能经济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场景中加速落地。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万亿元,占GDP比重增至12.7%。今年1—5月,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7%,高于进口额增速4.7个百分点。
申长雨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励全面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知识产权的更大贡献。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有哪些工作计划?
对此申长雨表示,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牢牢把握专利产业化这条主线,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多项工作举措,切实破解专利转化难题。
一方面,加快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盘点。国家知识产权局搭建了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发明专利数据平台,帮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准确掌握存量专利底数。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组织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率先开展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各地方按照“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思路,积极举办专利盘活现场推进、存量专利推广对接等交流活动。
“截至今年6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的盘点工作,总体进度目前已经超过95%。在上述工作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了2.3万次,同比增长22.2%,存量专利转化运用次数比较多,总体上日趋活跃。”申长雨说。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企业在专利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目前已组织超过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和专项支持,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等活动,组织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助力中小企业对接优质投资机构和专利产业化合作项目,推动存量专利向中小企业转化。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把工作重心从存量专利的“盘点”转向“盘活”,集中精力在“转”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见实效,聚焦专利产业化这一工作主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全方位、深层次、多途径推动专利转化实施,释放专利的市场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尤为重要。在加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进展?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是外资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为各国企业和创新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首先,在顶层设计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都对知识产权“同保护”作出了明确部署,强调要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相继完成了商标法、专利法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其次,在提高保护效能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做到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建设了11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这其中备案的外资和合资企业就超过了5000家,提供了与国内企业同样的快速协同保护服务。
“我们稳妥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去年以来,我们相继妥善处理了涉及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泰国、丹麦等国家相关企业的多起知识产权纠纷,得到了外资企业的高度评价。”胡文辉说。
第三,在解决意见诉求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多次召开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座谈会,积极听取外资企业的意见诉求,帮助解决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企业安心经营,敢于投资。
2023年,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达到了80.55分,比2022年提高了1.44分。同时,国外来华的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有效量也都快速提升,截至今年6月,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分别达到了91.9万件和213.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了3.9%和3.8%,显示出国外企业对中国的市场高度重视,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完善与外资企业的沟通机制,把知识产权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更有针对性,为外资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和超大规模市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