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行这么总结百洋的成长:立足中国、扎根创新、走向市场——百洋医药是中国医药企业的一枚剪影,映衬着近20年探索的步履。
百洋医药成立时并不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高光时刻。当时中国有超过5000家制药企业,但药品质量和水平一直较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药厂太多,规模太小,大部分都在低水平重复建设。
绕开高度依赖工业基础的制药,百洋医药从品牌运营起家,这一“神来一笔”为后来百洋医药成为商业化CXO龙头、与众多MNC的BD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但百洋并不是只盯着终端,当新一代技术革命重塑中国乃至全球的医药产业格局时,它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产业上游。
7月12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8.8亿元现金收购百洋制药60.199%股权的事项交割完成。至此,百洋医药直接持有百洋制药60.19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百洋制药的财务表现和状况将被合并到百洋医药的报表中。百洋医药也顺理成章地由商业化平台升级为产业化平台。
凭借先人一步的洞察力,百洋踩准了市场变化的每一个鼓点。凭借以创新为自驱力的信念守望,它始终探索在医药产业的前哨。看回今天的百洋,已然有了Big Pharma的轮廓,也成了一本可以被同行翻阅的医药企业创新的“教科书”。
2023年百洋医药迎来“成人礼”,明年也将迎来第三个“十年”。回望过去,这既是百洋医药从小做大的18年,也是中国制药行业变迁的18年。
今天所有人对“医药创新”这个词汇的理解,都会从2015年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开始说起。这场改革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道刻痕,把产业发展切成两个阶段,也把企业划分为两个类别。
2015年药品审批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对海外创新药物的批量上市,国家药监部门希望能缩短这些药物在中国上市的时间,让患者能尽快用上新药好药。自那以后,中国的医药创新如沐春风,一场自上而下的医药产业变革拉开序幕。
冲在最前头的是一大批由海归科学家创立的biotech。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医药创新生态圈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在创新产出方面,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管线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推动产品在欧美市场获批上市,获取全球市场价值。患者可及性有了持续改善的迹象。另外,多款药品的海内外上市“时间差”缩短至2年以内。
政策、技术与资本加持给创新药带来了繁荣,中国创新已开始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但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大环境震荡等影响,从2022年年末起,医药行业进入下行阶段,投资人出手频率低、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显现,一些创新公司倒在临床前,规模化的公司裁员、砍管线、终止临床。而在抗肿瘤药这样高度“内卷”的赛道,有明星企业则由于商业化能力不行,而面临造血能力不足的困境。
往深处看,市场遇冷正好是一场对药企是否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深刻考验。
很多人以为,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穿越周期。所以任何一家企业都要注重技术创新。但当这道命题给到医药行业,答案又有些不同,企业需要交的答卷不只是研发创新,还包括商业化能力。
当靶点相同的产品同台竞技,除了比数据,还要比谁能卖得更好。一些制药企业回过头来理解百洋医药的睿智——避开了研发的靶点“内卷”,靠高人一筹的商业化能力,在优中选精的产品赛道挑最好的果实。
但在20年前,并不是每家药企都具备这样的“慧眼”。在仿制药为主的时代,药企的营销逻辑简单粗暴,就是“市场投入与销量成正比”。百洋起家时,就把“创新”根植于公司文化基因,如今,百洋医药已经成功搭建了“品牌高速公路”,为上游工业企业提供全渠道商业化解决方案,为产品实现价值挖掘与释放。
目前,百洋医药孵化多年的核心品牌迪巧已实现“连续八年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并实现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16.53%。海露、纽特舒玛品牌则分别实现收入6.40亿元、0.83亿元,同比增长49.88%、44.36%;安立泽实现收入2.38亿元。
在成功构建了商业化平台之后,百洋医药也正式开启创新战略,即依托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的创新孵化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上市公司输送优质产品,提升上市公司的造血能力。
此次并购交易则更为直接,大股东直接将一家具有丰富产品储备和盈利能力的创新制药企业全盘装入百洋医药的口袋。百洋制药与百洋医药均是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两者在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交易是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也是百洋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百洋制药作为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其核心产品扶正化瘀产品是国家医保和基药品种,也是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完成二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在抗肝纤维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年销售额近5亿元。
根据百洋医药的公告,百洋医药的商业化核心能力与百洋制药的生产制造业务具有显著的协同性,依托百洋医药的商业化能力和成熟的营销渠道,百洋制药的核心产品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百洋制药的研发能力和储备的丰富产品管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大象何以起舞?背后是稳扎稳打的基本盘。从横向看,百洋制药并入上市公司是百洋内部生态格局的一次资源整合。从纵向看,百洋医药已具备了自主开发、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的能力,离全链条布局更进一步。
尽管医药创新九死一生,百洋却用“低风险”的模式,探索了从医学创新成果研发到生产及商业化的一整套体系。具体来看,就是将难度、风险最大的创新导入期公司留在集团,以产业基金孵化,待到研发有成果时由上市公司助力产业化落地。百洋这一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上市公司有效规避了因研发失败可能导致的巨大利润波动。
作为“产业投资人”的百洋医药集团,目前还有一大批已孵化成功和在研的医药、医疗器械研发板块。与大多数药企的创新路径不同的是,百洋医药集团的理念是“与科学家一起创业”,从实验室源头筛选出有转化价值的源头创新成果,拿出手的都是最前沿的成果。
目前,百洋已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校密切合作,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等不同合作形式推动医疗创新项目转化落地,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础研究平台三大创新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百洋的助力下,被投创新企业不断实现突破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创新成果接踵而至: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突破壁垒技术的国际最新一代X波段放疗设备,国内首台融合超声与电磁定位技术的穿刺引导设备……
另外,当前热门RDC(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研发企业瑞迪奥,研发骨坏死创新药的莱博瑞辰等,都是百洋培养的种子型创新企业。这些创新成果都正由百洋医药导入临床或提前锁定商业化权益。
在百洋医药董事长付钢看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密切沟通发现,他们手中的有些成果已经到达转化临界点,需要外部产业资本的孵化和培育。“基于临床尚未解决的痛点以及技术难题等关键环节,从生物学的研究开始,到工程学的突破,要找到承担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与他们开展合作,同时团结临床医学专家,才有可能做出中国原创的医药创新成果。”
这或许就是百洋医药与众不同的创新路径,聚焦源头、避免扎堆,走差异化的独特路线。在这一路径下,可以期待,随着大股东更多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上市公司充满了更多想象空间。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