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北京举行,围绕主题“碳路绿色生产力”,开启了一场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对话。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吕振亚,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以及多位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多个气象极值被打破。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这既是全球热议话题,也是本次活动的初衷。在活动15周年之际,围绕气候风云老友记、能源革命启示录、美好生活可循环三个章节,各界嘉宾展开精彩探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表示,地球正在向人类发出危险信号,而人类却置之不理,在《巴黎协定》通过近十年后的今天,将长期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岌岌可危。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除了被动适应,主动减缓依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解振华在致辞中谈到,一个活动能够连续开展15年,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每年都有新内容,内涵越来越深刻,影响非常大。今年,是他第13次出席活动。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真正还要靠青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保护地球的最主要的力量。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
在圆桌对话中,苏伟回顾自1988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磋商,至今36年。“1906-2005百年平均温升0.74℃;2011-2020十年温升1.09℃,2022年温升1.15℃,2023年温升1.45℃,这已经快接近《巴黎协定》1.5℃目标。”他看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三十多年来的变化:中国角色从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到引领者演变。“国际气候谈判的很多成果都是熬出来的,谈判桌上拍桌子不行,国际上的事儿要多沟通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才能合作共赢。”苏伟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左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左三),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右一)参加圆桌对话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新能源如何“向绿而行”?
刘德春在致辞中表示,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中,能源类项目过半。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成效显著。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
“当前我们在能源消费、供应方面还有增长的压力,同时环境资源的压力仍然比较严峻,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周大地在致辞中表示,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推进。低碳不是牺牲合理的能源消费,而是更绿色高效安全。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大幅度提高资源保障,整体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使全社会能源成本明显下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等等。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风光装机年增数量,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性改革和系统性技术改造,来适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要求。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杜卫东表示,中国石油规划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2050年热电氢占比50%,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他提到,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原油,诸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突破,比如研制成功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在OGCI(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中国石油更是扮演重要角色,为全球减碳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杜卫东(右三),中国石化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副总经理陈俊(左三),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右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世宇(左二),新奥泛能网常务副总裁张岩(右一)参加圆桌对话
当下,推动低碳生活和循环经济,既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也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排放,低碳生活已经成为风尚。
贾峰在演讲中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人碳足迹。他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领域碳足迹占比已经过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仅靠生产侧减碳还不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
“在推动新能源和社会新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当产量尚未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可能不降反升。如何让新能源新科技产品获得价格优势,取决于公众的认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圆桌对话环节,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燕敏表示,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大力投资,索尼在中国本土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用电。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索尼也通过在耳机等产品及包装中使用其自主研发并取材自竹子、稻壳、废塑料瓶等环保材料的黑科技,助推社会对新型材料的认同和使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绿色价值。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燕敏(左四),蔚来能源全国区域运营负责人于希伟(左三),一嗨租车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礼洪(右二),中国绿发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伟(左二),招商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经理彭科(右一)
基于企业在法规履行、战略规划、ESG建设、绿色价值链、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表现,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低碳案例”。他们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蔚来能源、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鸿星尔克、一嗨租车。
15年来,“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动通过对话、影像展、融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上亿人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和建言献策的思想平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中国新闻周刊将携手社会各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绿色生产力变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