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787家上市公司自身或旗下参控股、分公司暴露环境风险,产生约2900条环境监管记录。
◎行业维度上,建筑装饰行业风险相对集中,基础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约四分之一存在环境风险。
每经记者 刘志远 李少婷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有一种“绿”,是投资者眼中希望看到的绿。
当资本开始聚焦企业的环境责任,密切关注ESG报告的深度与透明度,绿色投资成为新趋势,环境风险评估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真正的绿色发展显得尤为珍贵。
2024年6月,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蔚蓝地图)特别推出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深度剖析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环境风险。我们试图通过这份直观的榜单,将庞杂而专业的环境风险数据量化为通俗易懂的数字与排名。我们也期待更多普通投资者和公众能够穿透信息迷雾,看到A股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的污点与亮点。
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显示,2023年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787家上市公司自身或旗下参控股、分公司暴露环境风险,产生约2900条环境监管记录。行业维度上,建筑装饰行业风险相对集中,基础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约四分之一存在环境风险。此外,为提供更多元的风险比对基础,更加客观、科学地衡量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情况,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推出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
整体而言,A股上市公司在2023年度暴露的环境风险总数有小幅上涨,但鉴于市场容量也在扩增,相较之下,A股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的比例相对稳定。
具体而言,截至2023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从2021年的4000多家增至2023年的5300余家。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上市公司自身或旗下参控股、分公司暴露环境风险的公司家数,从730家增加到787家,监管记录从2700条增至2900余条。
从违法类型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占比相对较高,违法占用林地、缺乏相关部门手续或许可证、监管数据造假等也是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
从分值分布看,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中,环境风险值超过1000的有7家上市公司,超过500的有19家上市公司,超过100的有151家上市公司。从数据上看,环境风险值超过100的上市公司占榜单中所有上市公司的19.2%。
从板块分布看,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涉及主板公司645家、创业板117家、科创板25家,三者分别占比81.95%、14.87%和3.18%。
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中,中国铁建(SH601186)环境风险值最高,这背后是其74家关联公司暴露了环境风险。另据中国铁建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铁建共有63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受到地方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累计处罚金额约为779.29万元,各项目工地相关主体已全额缴纳罚款并及时进行整改、验收。
中国建筑(SH601668)紧随其后,环境风险值高居第二位,这背后是其56家关联公司暴露了环境风险。中国中铁(SH601390)位居环境风险榜的第三位,旗下61家关联公司暴露相关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风险值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均来自建筑装饰行业。建筑装饰类上市公司多体量庞大,旗下公司数量众多,项目繁多,管理难度大,因而环境违法行为多发。根据收录的历史数据,这三家上市公司关联的环境违法行为中,罚单最大的为中国中铁旗下公司因超审批范围占用林地被罚款234.93万元。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在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中,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的上市公司数量居于前列,紧随其后的才是建筑装饰、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
基于行业板块维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行业板块中基础化工共有377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中,有91家上市公司来自基础化工行业,占比24.14%。也即,约四分之一的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存在环境风险。而违法类型上,基础化工行业公司环境违规违法问题多涉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等。
其中,基础化工行业的宝丰能源(SH600989)在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中表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宝丰能源环保总投入占营业收入的7.76%。污染防治中,废水循环利用率达82.63%,35家单位均无外排废水,公司整体实现废水零排放;固体废物合规处置率、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率均达100%,废物回收再利用总量186.96万吨。
此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73家公司,在2023年A股环境风险榜中上市公司属于医药生物的共有56家,存在环境风险的上市公司占比11.84%。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存在环境风险的数量虽然仅次于基础化工,但环境风险最高的华东医药(SZ000963)在A股环境风险榜中排第四十九位,整体的风险值相对不突出。
为提供更多元的风险比对基础,更加客观、科学地衡量A股上市公司的环境风险情况,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推出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在A股环境风险榜的基础上,以总环境风险值除以上市公司总市值,体现每单位市值(100亿元)的环境风险。
数据显示,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上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市值均低于100亿元。
其中,启迪环境(SZ000826)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三盛退(SZ300282)和惠天热电(SZ000692)。
其中,市值和总环境风险值都较高的是启迪环境和海新能科(SZ3000072)。
启迪环境总环境风险值超500,位列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的前2.4%。其2023年年报列示了报告期内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共计10条,涉及处罚金额共计958.38万元,均已整改完毕,部分涉事项目公司预备直接进行行政诉讼,公司暂不能确定诉讼影响。
海新能科的总环境风险值为470.72,在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上位列第二十,截至2023年年末的市值为82.48亿元,相较于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的其他排名前十的公司而言,市值较高。在2023年年报中,海新能科列示了8条处罚记录,合计涉及罚金144.52万元。
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上,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排名上升TOP10公司,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总市值不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此基础上,这些公司承担的环境风险密度较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
同时,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排名下降TOP10公司,其市值均在1000亿元以上,以行业龙头公司为主。
其中,总环境风险值排名靠前的是中国神华(SH601088),在第十一位,其总市值为6228.78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排名位列第五百八十七。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神华旗下公司共收到18张行政处罚罚单,罚款共计808.91万元。
中国石油(SH601857)是前述10家上市公司中总市值唯一超过1万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相较于总环境风险榜,其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位次下降了692,在单位市值环境风险榜中几乎排名末尾。《中国石油:2023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显示,环境治理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石油联网监控污染源达860个,国家要求的重点污染源全面实现监测联网,污染源自动监控范围覆盖中国石油主要生产装置及污染源,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国家和地方监管平台。
在“双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ESG信息披露作为义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成为众多上市公司重要的发展理念。
在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中,不少上市公司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未发ESG独立报告的上市公司也在定期报告中增加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板块。其中,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TOP10公司和单位市值环境风险TOP10公司中,有7家公司发布了独立的2023年ESG报告、5家公司发布了《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铁建在6月19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铁建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在污染防治方面,中国铁建围绕“四节一环保”(指“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和扬尘、噪声、烟气等排放物,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在废气管理、固废管理以及生态保护方面,相关项目持续努力以避免环境污染的产生,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中铁在3月发布的ESG独立报告《2023年度环境、社会与管治报告暨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称,在排放物管理方面,中国中铁制定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监督管理规定》《施工安装现场环保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报告还对废气管理、废弃物管理、废水管理、噪声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华菱钢铁(SZ000932)在《2023年度环境、社会与管治报告暨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公司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废气废水环境管理、固废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环境监测、事故及应急管理、评价与考核等事项作出规定。同时基于形势研判,结合“十四五”战略规划任务分解,2024年公司的重点工作包括: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二是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6月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社会责任局发布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显示,切实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围绕ESG议题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中央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
在“双碳”背景下,践行ESG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重视。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和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变得越发重要。2023年度A股环境风险榜的发布致力于推动A股上市公司加强环境风险的披露与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skd284566sdc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