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月制造业PMI为49.5%!出厂价格指数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8个月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31 14:17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记者注意到,2024年5月的出厂价格指数为50.40%,这一数据相比上个月的49.10%有明显的上涨。从2023年5月的41.60%到2024年5月的50.40%,该指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马子卿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出厂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8个月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5月出厂价格指数为50.40%,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2024年5月的出厂价格指数为50.40%,这一数据相比上个月的49.10%有明显的上涨。从2023年5月的41.60%到2024年5月的50.40%,该指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5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50.40%

    具体到2024年5月,数据虽然没有达到过去一年中的最高点(2023年9月制造业PMI为53.50%),但已经达到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出了较强的复苏和提升态势,同时也高于荣枯线,意味着出厂价格呈现扩张态势

    制造业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如果某些关键原材料或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近期出现上涨,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推高出厂价格。

    记者注意到,随着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9%,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

    5月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9%

    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提振了企业信心,促使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更加积极。例如,相关部门近期陆续发布不同行业、领域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这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意味着未来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因此企业更有底气提高产品价格。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5月出厂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有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水平。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大型企业PMI扩张加快

    5月份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赵庆河指出,5月份,受前期制造业增长较快形成较高基数和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5%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赵庆河表示,企业生产继续扩张。5月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从行业看,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企业产能释放较快;纺织、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生产指数降至收缩区间,企业生产有所放缓。

    大型企业PMI扩张加快。5月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扩张区间,有效支撑制造业恢复发展;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大型企业制造业PMI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扩张区间

    企业信心较为稳定。5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3%,今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4.0%及以上较高运行水平,表明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总体稳定。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今年以来始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尽管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但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是季节性特征扰动制造业PMI。5月制造业PMI为49.5%,表明5月份制造业回落至收缩区间,从历年同期表现来看,5月均存在景气回落的特征,但仍然高于2019年的49.4%、2023年的48.8%,从历年6月表现来看,均出现季节性回升。

    从生产与需求来看,5月生产指数为50.8%,前值为52.9%,回落2.1个百分点,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但生产仍在景气线上,表明生产仍在扩张。此外,5月新订单指数为49.6%,前值为51.1%,回落1.5个百分点,回落至景气线以下。5月新出口订单48.3%,前值为50.6%,回落2.3个百分点,反映出口拖累比较明显。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公司快评|ST永悦董事长辞职或引发连锁反应,公司应积极应对,打消市场疑虑

    下一篇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午后转跌,此前早盘一度涨超2%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