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旭辉最难的一年,交付压力最大的一年,转型突破的关键一年,也是看到方向和希望的一年。旭辉将继续把‘保交付’作为首要工作,把‘保品质’‘保服务’作为最大的追求,努力赢得客户认可,保住核心团队,推动债务解决方案落地,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结构,活下去、站起来!”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报告中表示。
3月28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发布2023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18.33亿元,同比增长51.4%,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连续2年为正;归母净利润及核心归母净利润较2022年分别减亏约40.66亿元、12.69亿元,亏损幅度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922.81亿元,较2022年压降161.69亿元,降幅达到15%。
在近两年的行业深度调整之下,旭辉被市场认为是积极保交付、积极自救的出险房企之一。业绩公告中披露,旭辉2023年投入建安成本超400亿,完成新房交付11.8万套,也是其成立以来交付最多的一年。2024年,公司预计全年交付约7.8万套。
在上周由中国房地产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房企交付力TOP20”榜单中,旭辉位列第8位。此外,旭辉两个项目——厦门旭辉铂悦五缘湾上和北京公园都会,分别荣获克而瑞“2023全国十大交付力奢居作品”和“2023全国十大交付力安居作品”,产品交付力备受认可。
今年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明确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当前正全力以赴保交付的房企来说,“白名单”政策的出台,为企业“保交付”注入强大动能。
截至3月27日,旭辉在全国已有68个项目入围“白名单”,并且部分项目已开始对接融资需求。其中位于北京、广州、厦门、东莞、郑州、洛阳、昆明等城市的8个项目,通过调整还款节点、降低利息、置换现有融资等方式,从交行、中信、平安、兴业、恒丰、华夏、中行等银行获得了融资支持。
从地产开发销售情况来看,旭辉销售业绩依然走在民营房企前列,报告期内实现全口径签约金额700亿元,克而瑞数据显示,旭辉位列2023年行业销售榜第19名。
此外,公告还披露了公司的土地储备情况。截至2023年末,旭辉总土储面积为3630万平方米,公司总未售货值超3000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4%。这为公司中长期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房地产市场销售端持续承压的2023年,旭辉在非开发业务却取得不俗进展。截至2023年末,旭辉实现持有物业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28%;含30座购物中心在内的持有物业总估值约460亿元,其中已开业15座,包括去年1月开业的淮安旭辉Cmall及7月开业的绍兴旭辉Cmall。2024年,旭辉还将计划开业成都温江Cmall和长沙雨花旭辉里两座商业综合体。
旭辉旗下物业板块——永升服务(01995.HK)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12.53亿元,毛利率为19.2%;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至9.1亿元。报告期内,永升服务通过市场化拓展实现饱和合同收入约11.6亿元,新签业务涵盖公众服务、商办服务、住宅服务、政企服务等多元业态。永升服务宣派2023年全年股息2.17亿元,首次将派息率由过去的30%提升到50%。同时董事会表示,期望未来3年股息派付率不低于50%,及时将企业经营成果与股东分享。
截至2023年末,旭辉总资产为3011亿元,净资产646亿元,资产对于债务有充足的覆盖。从资产负债表来看,截至2023年末,旭辉有息负债总额922.81亿元,较2022年压降161.69亿元,压降15%,在民企之中表现出色。
自2022年11月启动境外债务重组以来,旭辉一直在采取措施积极自救,推动债务问题有序处置,为经营换取时间和空间。2023年,旭辉通过合作方股权互换、合作项目退出等方式,完成石家庄、广州、天津等多个项目的资产处置,盘活资金助力保交付、保经营。
境内债方面,旭辉2023年累计完成4笔共计71.8亿境内债的展期。2024年3月,旭辉再次完成2笔合计24.48亿元的境内债展期,展期3年。
2024年初,旭辉控股公告了其境外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据公告,旭辉提出的“短期削债、中期转股、长期保本降息”的重组框架已与债权人达成方向性共识,目标减债约33亿至4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旭辉控股股票于今年3月4日重新获纳入港股通标的。市场人士分析称,此次旭辉重回港股通,一方面,南下资金投资通道重新打开,有望助力其股票交易活跃度和估值修复。另一方面,也将有利于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推进,尤其是对其中“债转股”的选项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下,有序解决债务问题,实现一个稳健、可持续的资本结构是出险房企活下去的必经之路。出险房企也需借助当前金融政策窗口,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对债务能展尽展,同时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自身流动性,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资产负债表,重塑企业经营的目的。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