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月22日,202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NLP首席科学家王斌在“创新引领未来 当AI成为助手”论坛上谈到,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极其变革性的,特别是大模型的出现,使得AI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进而重塑很多行业,“AI一直是能量很大的,现在又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对各行各业是很有帮助的”。
王斌判断,人工智能或大模型可能对整个科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脑科学、数学、物理等,“以前可能是通过这么多代人长年的努力才能发现的东西,有了大模型这个工具之后,可能会使得它非常快就发现一些颠覆以前的东西,我们原来的认知可能都不一定对的。”王斌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或大模型对整个社会带来的最大风暴在于促进基础科学的变革。
关于AI手机的设想,王斌认为,随着AI能力越来越强,可能硬件的很多能力可以通过AI来实现,这可能极大地降低硬件的成本。例如,未来手机也许不需要特别高级和沉重的镜头,用很普通的镜头,叠加AI软件的能力,就可以生成既具备真实化、又高水准的大片。
围绕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王斌表示,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可追溯至约六七年前,尤其是Google的Transformer架构亮相之后,大家纷纷围绕这一方向展开不同的探索。然而,真正具爆炸性的应用或许始于ChatGPT,从2017年至2022年,花了五年时间。在这一基础上,大家继续进行更新与迭代,尽管这些迭代相较于ChatGPT的问世可能算是比较小的变革。但一个重大变革结合小幅变革,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持续。
同时,目前大家还是沿着加大算力、加大数据在探索。王斌也提到,按照一般规律来说,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据的增加总是有止境的。当数据规模进一步扩大时,技术可能会逐渐产生边际效应。“比如说,过几年可能我们把数据都用完了,这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被训练完了,在这种情况下,也许都没有新东西喂进去了。”
“当然技术也会发展,现在一种趋势就是叫生成数据。”王斌继续表示,鉴于大模型在理解和生成方面具有显著能力,它能够创造出大量新数据,这些数据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训练,但这些其仍然是原有数据的变化,一定时间后可能也找不到新的规律,“这时技术的进展就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突破,那就是模型有大的突破,可能能使得它再往上提升”。
因此,王斌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会继续快速发展,随后可能会遇到一个发展瓶颈。一些生成数据能够继续支撑其缓慢发展一段时间,而后在技术层面,可能就需要一个重大突破,如新模型的诞生,从而带来再度的攀升。“但是这个时间不太好说,我估计数据用尽可能也就几年之内,就会被这些超大的算力给用完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