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扬董秘张雷刚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万里扬能源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和用户侧储能电站,独立储能电站布局灵活,在电网阻塞区域具有电能量市场顶峰优先出清的条件,同时调节速度快、精度高,在调频、爬坡等辅助服务调用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董兴生
2023年12月底,广东肇庆,端州变电站旁的万里扬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独立储能电站里超51万颗磷酸铁锂电池正式开始运行。它们就像是城市里的大型“充电宝”,为缓解城市电力供应紧张提供能源支持。
该项目是万里扬(002434.SZ,股价7.02元,市值92.14亿元)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扬能源公司”)投资建设,上市公司公告披露,项目装机规模为100MW/200MWh,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储能系统通过升压变接入电网,通过参与广东省电能量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获取收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所谓独立储能,是指直接接入公用电网的新型储能项目,包括在发电企业、电力用户计量关口外并网。2023年3月,《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到独立储能(电网侧储能)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同时,该方案规定,独立储能可与其他市场主体开展中长期交易,在充电时段购买电量,在放电时段出售电量。
新型储能业务是万里扬继汽车零部件业务外,近年来持续加码的另一大主要业务。万里扬董秘张雷刚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万里扬能源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和用户侧储能电站,独立储能电站布局灵活,在电网阻塞区域具有电能量市场顶峰优先出清的条件,同时调节速度快、精度高,在调频、爬坡等辅助服务调用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以3823.19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再次位列全国第一。
作为“西电东送”的主力军,2023年上半年,云南省水电发电量的下降引发了人们对“广东缺电”的担忧。《羊城晚报》此前报道,尽管广东2023年上半年的发电量位居全国第二,但作为用电第一大省,仍有629.99亿千瓦时的用电“缺口”。
为了“开源”,广东省开拓了多种发电渠道。
2023年初,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源、网、荷各侧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方式、准入条件等,其中提到独立储能(电网侧储能)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市场交易。
同时,《方案》中规定了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辅助服务交易,规定按照南方区域辅助服务交易规则相关规定,报量报价参与区域调频、跨省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交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据广东省备案系统统计,2023年7月,广东省共发布117个储能相关备案项目,位居全国第一。
在张雷刚看来,未来随着新能源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的峰谷差将持续拉大,从削峰填谷的角度来讲,广东省电能量市场对独立储能的需求量会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
关于万里扬端州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张雷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独立储能的收益模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容量租赁、辅助服务、电力现货市场价差套利、容量电价补偿等。预计4至5年可覆盖前期固定建设成本,后期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保险费用、设备折旧费用、财务费用、人员费用等。
事实上,万里扬能源公司此前已在广东、甘肃等省份投运发电侧储能电站,主要为发电厂提供调频服务。而此次项目聚焦的是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上市公司表示,万里扬能源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和用户侧储能电站。
对此,张雷刚向记者表示,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目前发电侧储能主要是联合机组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服务,而电网侧独立储能可以独立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调峰、调压、备用、黑启动、爬坡等多种服务,服务种类更加丰富,盈利模式更加多样;二是目前发电侧储能相对容量较小,而电网侧独立储能根据系统需要建设容量相对较大,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增幅更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万里扬披露,当前,已签协议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1000MW,分别是广东省肇庆市项目装机约100MW,浙江省义乌市项目装机约300MW,浙江省海盐县项目装机约300MW,浙江省江山市项目装机约300MW。
从交易模式来看,目前广东独立储能有两种现货交易方式,独立储能可以按日自主选择报量不报价或报价报量参与交易。张雷刚透露,未来万里扬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现货价格预测的结果,会依据自身分析灵活采取两种方式。
对于独立储能领域后续的市场竞争态势,张雷刚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的建设仍然如火如荼,到2025年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预计将达到4000万千瓦,独立储能的装机规模仅仅为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的不到十分之一,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新型储能的装机其实远远不足,至少在未来的5到10年内新型储能的竞争肯定不是一个存量博弈,市场对新型储能的需求是足够大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