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智能遥控“小巨人”辰奕智能成功上市 强研发、拓市场 培育新增长曲线

    2023-12-28 12:04

    小市场里蕴藏着大商机。

    一个小小的遥控器,能否撑起一家公司实现7亿元的年营收?答案是:能!2023年12月28日,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辰奕智能”)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公开资料显示,辰奕智能从事智能遥控器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的应用场景包括电视机、机顶盒、投影仪、会议系统等。近年来在稍显低迷的电视市场里一枝独秀,业绩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2022年,公司的营收规模从4.54亿元增长至7.44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则从6057.36万元增至8864.35万元。

    尽管传统彩电市场近年增长稍显乏力,不过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却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7%。而辰奕智能也在加大对智能领域的布局,报告期内智能遥控器的收入占比在90%左右,且智能产品收入占比也从6.53%提升至15.74%。

    智能遥控器是智能家电、家居的配套产品,智能家电、家居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统筹布局和推动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作为行业头部公司,在资本的加持下,辰奕智能的未来值得期待。

    业绩逆势稳定向上

    公开资料显示,辰奕智能的上市之路比较顺利。公司曾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20年1月摘牌。2020年12月,辰奕智能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于2022年11月过会,并在今年8月成功通过注册申请。

    据招股书介绍,辰奕智能主要从事智能遥控器和智能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为客户提供产品原型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硬件开发集成为一体的智能遥控器综合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及智能家居行业。

    主营产品为家电的配套产品,辰奕智能的业绩是否会随家电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引人关注的是,公司近年来的营收数据一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54亿元、6.22亿元、7.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57.36万元、6689.53万元、8864.3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443.55万元、6365.23万元、9690.62万元。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辰奕智能有约5成的收入来自境外,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美洲等地。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外销收入分别占总营收比例为52.56%、54.13%、53.53%。

    进入2023年,辰奕智能的盈利能力仍在进一步强化。据其披露的数据,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07%,扣非后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9.40%。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追踪》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1711.5万台,较2022年同期略降0.5%。

    令市场疑惑的是,传统彩电市场规模不断下降,作为彩电市场的配套供应商,辰奕智能为何能够实现利润逆势增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客户群体的稳定性,且本身在全球彩电细分领域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据招股书,辰奕智能的客户包括华为、小米、创维、TCL、VESTEL、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因此受到市场空间和成长性影响有限。而据上述《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追踪》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的出货量约400万台,占据23.3%的整体市场份额;TCL、创维上半年的出货量则分别约300万台、260万台,分别占整体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7.47%、15.14%。

    尽管近年来电视市场增长不够喜人,不过相比电视机而言,遥控器则接近于消耗品,持续的更换需求也为辰奕智能提供了业绩稳定增长的基础。据了解,遥控器作为手持设备且是常用家电设备的核心配件,使用频次很高且为消耗品,在使用过程中手上的汗液以及生活中的油烟、其他污渍进入遥控器产品内部后,会对遥控器产品内部电路造成腐蚀,因此单个遥控器通常在2-3年后灵敏度等性能将会减弱,产生更换的需求。

    开拓增量市场 筑牢业绩护城墙

    招股书显示,辰奕智能与客户之间采用ODM、OBM和OEM三种合作模式,ODM模式下,公司销售的主要产品为智能遥控器产品,主要客户为华为、小米、极米、长虹、创维等;OEM模式下,公司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为盛思科教代工生产的创客教育产品以及为天敏智造和创米科技代工生产的人证合一人脸识别机产品和门铃产品。

    而辰奕智能以ODM模式为主,报告期内贡献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51%、96.50%和97.89%。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公司的优势时,辰奕智能表示,智能遥控器企业一旦进入客户供货体系,将不会被轻易更换,头部的智能遥控器制造商依靠自身长期积累而拥有稳定可靠的客户群。

    而在报告期内,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也比较稳定,收入占比分别为52.92%、49.27%、48.24%。而稳定且优质的客户群体也为该公司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报告期内,辰奕智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47%、23.84%、25.84%,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3.05%、24.27%、22.31%,均比平均值略高。

    此外,在保障业绩方面,辰奕智能近年来还在积极开拓增量市场,选准赛道,筑牢业绩稳定增长的护城墙。

    招股书显示,家电智能遥控器和智能产品是辰奕智能的两大类产品。报告期内,家电智能控制器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3.47%、94.04%、84.26%。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数据,虽然全球电视机的出货量在下降,但是其中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却呈上升趋势,由2017年的1.30亿台增长至2021年的1.86亿台,智能电视的渗透率也在逐年上升,预计到2025年智能电视机的出货量可达2.32亿台。

    相对应的,智能遥控器的市场空间同样乐观。据产业调研网数据,2017年我国智能遥控器的产量为9.37亿只,2021年达到13.75亿只,年均复合增长率10%;而作为辰奕智能颇有市场话语权的外销市场,据海关总署及相关资料,2017年中国智能遥控器出口量为4.73亿只,2021年达到7.09亿只,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5%。

    此外,辰奕智能也在加大智能产品板块的布局。智能产品的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6.53%提升至2022年的15.74%。

    据了解,近几年智能遥控器在家电领域使用的比例越来越高,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电视机、机顶盒、空调、风扇逐渐转向灯具、窗帘、扫地机器人等多类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卫浴、投影仪、远程会议办公系统等领域,并逐渐形成可通过语音、体感等控制的高级智能遥控器。

    招股书显示,辰奕智能的智能产品主要是教育产品、智能家居控制器和其他智能产品。2022年智能产品收入占比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报告期内麦克风和摄像头产品收入分别为4973.94万元、4747.51万元,销售大增。

    未来展望:提高研发强化新引擎

    智能遥控器是智能家电、家居的配套产品,智能家电、家居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统筹布局和推动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作为未来人机交互的必要设备,智能遥控器将向多功能化、可视化、低碳环保化方向发展,目前辰奕智能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储备。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研发主要集中在2.4GHz、433MHz、蓝牙、Wi-Fi、NFC等无线人机交互传输技术、触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加速度传感器等应用技术,研发流程以产品外观ID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产品压测为主,最终实现满足客户需求的智能遥控器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辰奕智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67万元、2136.55万元、3175.8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1%、3.43%、4.26%,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家电行业规模增长受限的形势下,辰奕智能显然需要抓住业内产品向高品质转型的机会,进一步实现业绩增长。

    此外,公司还连续多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了“蓝牙语音自动测试装置”“一种全自动触摸测试设备”“一种超薄型内置NFC”“Wi-Fi转红外智能家居控制器”“一种微能量蓝牙BLE遥控器”等多项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的研发,是行业内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代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表中,智能家居控制器的平均售价从2020年的18.72元/只涨至2022年的24.49元/只,增长幅度为30.82%。这也意味着,公司锁定的市场方向已得到正向验证。

    未来,辰奕智能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研发配置的基础上,扩充技术研发中心的架构及编制,引进各类检测、试验、调试设备,增加省级实验室和产品中试车间,导入及升级工业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多领域设计开发应用软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对尖端科技及新型材料的研发。

    据了解,辰奕智能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A股股票,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9034.41万元。

    辰奕智能的主要产品生产加工流程中关键影响产能的因素为SMT贴片环节,以SMT线体生产点数来核算产能利用率。2020年—2022年,SMT线体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87%、89.63%、80.71%;产销率分别为90.23%、96.62%、102.12%。

    相信随着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产能得到进一步扩充后,“智能化”标签的业绩增长逻辑或许也会清晰起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苏晓

    上一篇

    赛维时代:公司目前没有游戏业务

    下一篇

    赛维时代:已经开始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提效工具在编程、客服、设计等岗位探索解决方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