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召开文创链、旅游链企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22 23:00

    座谈会上,12个文创链、旅游链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展现出成都文创、旅游产业带来的投资新机遇与发展新未来,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每经记者 唐元    每经编辑 杨欢    

    12月2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打造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成都市召开全市文创链、旅游链企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共邀请企业60家,其中文创链企业20家、旅游链企业20家、新媒体企业20家。座谈会期间,树莓国际数字影像产业总部园区项目、天天在线艺展中心、数实结合元宇宙、童梦世园魔法森林乐园等12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将进一步发挥强链补链延链作用,为推动文创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据悉,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和各区(市)县以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开始之前,与会人员分组实地调研了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帝视特全沉浸式美术馆、建发·三体沉浸式艺术展、蜀宴赋、东山街区。

    蓬勃发展,亮点不断 多元业态让成都文创、文旅“活”起来

    座谈会现场,市委宣传部、成都传媒集团、成都高新区新经济活力区、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等单位对成都市文创链“建圈强链”建设成效进行了相关介绍。当前,成都正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目标,坚持文创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以文创激发新经济发展活力,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路,构建跨界融合、共生共荣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文创产业整体呈现“双倍增、三优化、五突破”蓬勃发展态势。

    在产业规模能级上实现“双倍增”。 2018年到2022年,企业营收、产业增加值实现倍增。令人期待的是,今年1-9月,完成文创产业增加值1940.1 亿元,增长16.7%,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2500亿元以上,为推动文创建设持续提供助力。

    产业生态体系则实现“三优化”。空间承载优化布局、载体平台优化升级、金融服务优化完善。特别是在“三个做优做强”的牵引下,空间承载布局加快优化,“3+4”承载地集聚成形成势。

    产业发展质效实现“五突破”,包括经济贡献实现新突破、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重点产业实现新突破、企业“四上”实现新突破、IP培育实现新突破,产业质效持续提升。特别是,在经济贡献上,2020 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首次突破 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值得一提的是,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给出了工作思路。下一步,成都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着力实施项目提速、产业提能、品牌提质、服务提效“四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文创产业“建圈强链”再上新台阶。2024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800亿元、增长12%。

    现场,成都文广旅局、成都文旅集团、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都江堰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市旅游链“建圈强链”的建设成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目标,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聚力构建“7+4”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总体实力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城市旅游竞争力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今年以来,旅游业强劲复苏,预计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2.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

    在总体表现上,成都旅游链体现在:

    (一)产业能级迈上新台阶。“四上”企业加快培育引进。新增链主企业6家,累计13家;新增规上企业21家,累计728家;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明宇实业集团入选“2023中国旅游集团20强”。重大项目促建稳步推动。城投·凤栖东山等51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528.95亿元;鹤山溪谷等203个项目加紧建设。

    (二)产品创新实现新突破。数字赋能进一步强化。打造帝视特全沉浸式美术馆等“元文旅”场景14个,建成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区3个、示范项目10个,“夜游锦江”入选全国沉浸式文旅新型业态示范案例。品牌能级进一步提升。新创建高等级国家级文旅品牌(载体)5个,梵木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示范园区数量位居全国城市首位),视觉融合场景体验中心(川大智胜)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名单,《蜀风雅韵》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望平坊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青羊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

    (三)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多元化文旅活动成功举办。高质量举办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第十届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品牌文旅活动近10个,开展文化演艺、消费引流活动4000余场。

    (四)专业服务得到新提升。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建立旅游业建圈强链工作专班,印发行动计划、工作要点、招商引智方案等,修订旅游业专项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配套政策。

    据成都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还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建圈强链部署,着力抓好链主龙头招引培育、加快新业态新产品打造、抓好入境旅游市场恢复,做优“5+N”产业生态,2024年力争文旅项目完成投资超过440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2.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900亿元。

    如何抢新机、育经济、创未来 企业共话产业建圈强链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就需要产业建圈强链再突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优做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工作,这也是本次召开文创链、旅游链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的重点。

    座谈会上,12个文创链、旅游链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展现出成都文创、旅游产业带来的投资新机遇与发展新未来,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同时,建圈强链离不开链主企业引领带动,未来企业该如何抢抓新机遇、培育新经济、创造新未来,相关部门又如何助力民营企业跑出“加速度”?签约结束后,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携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白兔有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十家参会企业的代表进行了现场发言,介绍企业发展亮点以及坦言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现场企业有呼,政府有应,气氛热烈。

    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运营公司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罗邴文表示,东郊记忆是最早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也是文创建圈强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和场景营造,构建产业新生态,推动音乐展演和数字文创业两大主导产业的聚合,为成都打造“三城三都”品牌提供有力的支撑。

    “未来,东方正火将以提档升级‘创新品质’、以新国潮‘创我时尚’、以原创力‘创新生态’、以青年+‘创新活力’,强塑产业生态,实现融合发展,放大东郊记忆承载力和带动力,全面提升东郊记忆对全市文创产业建圈强链、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产业量级和规模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现场不少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里奇峰就认为,2023年,大麦成都分公司在成都是突破发展的一年,据大麦数据,截至目前,成都共有105场大型演唱会,22个音乐节举办,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相比2019年增长300%左右。

    “成都演出正成为文旅消费带动的重要力量,今年5月份和9月份,我们参与了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的文旅消费券活动,活动数据显示,演艺观众中,来自成都以外的观众占到54.9%,政府促消费资金大麦拉动比达到1:9.4,加看演出前餐饮、交通等,预估带动比将高达 1:12。”里奇峰说。

    考虑到2024年演艺演出市场可预计的持续火热,内地、港台歌手等都会安排巡演,且成渝贵三地艺人基本只会选择一地进行排演。基于演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带动作用,里奇峰在现场建议,希望成都演艺产业能构建良好的市场基础,吸引更多演唱会、音乐节落地成都,抓住赛后场馆资源优势,重视赛后场馆在文娱产业的利用、简化审批流程,吸引更多演出落地成都等。

    交流环节,现场还邀请了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刘文章进行发言,公司前身是国内知名的“饺克力动画工作室”。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以创作顶级国产原创动画为目标,在前期策划、中后期制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现已成长为一家核心文创企业。刘文章现场透露《哪吒》第二部正在制作中,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议,“目前成都动画产业人才仍需要向外地引进,希望文创产业方向能够有专业政策,让更多的团队来到成都发展,从而让成都真正成为国漫崛起的新支点。

    此外,创立于2004年的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国内智慧文旅行业领域,是一家集“咨询规划、技术研发、建设实施、运维运营”业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智慧文旅”行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其已成功为文化和旅游部、28个省份、103个市级文旅主管部门及上万家景区、酒店、博物馆、农家乐等文旅企业提供了优秀的、覆盖智慧文旅产业链各个节点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是国内智慧文旅行业领军企业。

    站在文旅行业的视角,对于推进建圈强链,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生态部负责人陈舟军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建设市级文旅行业智库,二是深化与重庆、云贵藏新等的合作。

    对于企业代表们关心的问题,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现场及会后予以回应,为成都下一步推动成都文创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组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玮硕恒基新增专利信息授权:“一种翻转装置和翻转屏幕”

    下一篇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 烧碱跌超2%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