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车市价格战的硝烟正在向后市场蔓延。
今年“双十二”期间,以途虎养车为代表的独立汽车售后服务商仍在延续低价策略,在“双十一”优惠基础上不断加码。其中,途虎养车对轮胎、保养、洗美、车品和蓄电池等多个品类发放大额满减券,此外还有品牌轮胎、全合成小保养“9.9元起限时秒”等活动。京东养车则延续了“双十一”推出的“轮胎保养真5折”活动;天猫养车发布“扶摇行动”,投入千万元提升品牌曝光度。而在此之前,途虎养车(9690.HK)登陆港交所首日,京东养车部分商品便推出“震虎价”,价格均比友商低5%。
对此,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销售执行总裁安藤一郎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确实存在价格战的现象,其中肯定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更看重价格,愿意去购买比较便宜的轮胎。但对普利司通而言,相比加入低价竞争,其更希望通过臻选店等高端店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给消费者创造更多附加价值,以此应对当前市场的竞争。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考虑到我们整体的目标群体,高端车主更在意时间成本,而不是去不同店铺进行价格对比。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安心、安全、高质量的服务是他们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开设臻选店的宗旨之一。”安藤一郎表示。
汽后服务商向中高端、新能源市场谋增量
事实上, 当前国内汽车后市场的竞争烈度不亚于新车销售市场。F6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3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预计,2024年国内乘用车保有量将突破3亿辆,庞大的用户体量将有效驱动汽车后市场维保规模增长,预计2023年汽车维保行业产值达1.2万亿元,至2025年将持续保持10%以上增速。
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带来更大的行业竞争压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国内汽车维修行业新增企业数量自2019年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增企业数量分别约3万余家、2万余家和1万余家。今年上半年,新增企业数量仅约5000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升高。
在此背景下,汽车后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开始从中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找增量空间。
从数据来看,豪华车、新能源车市场也正成为国内车市增长的两大驱动力。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8.9%。而在今年前10月,国内乘用车市场3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销量达233.3万辆,同比增长30%,远超同期市场大盘3.2%的同比增幅。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1~10月,30万元以上车型的市场份额已升至13.5%,这一数字在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12.2%和10.5%。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高端车销量不断上涨,高端车用户的总量也随之扩大,这些用户对汽车养护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们发现,高端消费者对汽车养护的品牌质量、专业性、一站式汽车服务的需求正日益迫切。”安藤一郎向记者表示。
在此背景下,不少汽车后市场服务商正加大布局中高端市场,以提升溢价空间、满足市场需求。以美孚1号车养护为例,其近年来不断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快速升级其臻选网络,拓展中高端客户群体。而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位于武汉、烟台、乐山的三家车之翼旗舰臻选店也相继开业,相比以往车之翼门店,旗舰臻选店主打一站式服务,并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赛道。
2025年新能源售后维保有望超800亿元
除了中高端市场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正在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加速转型。
据公安部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80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6.9%。
《白皮书》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进厂台次占比近年来也增长明显,从2020年的2%增长至2023年的5%。预计2023年新能源售后维保规模近400亿元,至2025年有望超800亿元。
对于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前景,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时帅认为:“预计到2025年,乘用车售后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万亿元级别,其中有近15%的价值(约3000亿元)来自新能源车的售后维保。”时帅表示,如果进一步将价值拆分,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中,有10%~20%左右的份额由“三电”维保所贡献,这是燃油车完全不具备的价值所在。
基于此,不少汽车后市场服务商正在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以普利司通为例,其车之翼旗舰臻选店增设了新能源车专用工位并进行相关培训。“这将加深经营者对整个新能源汽车服务和市场现状的认识,也提升了其相关服务能力。”安藤一郎对记者说。
在安藤一郎看来,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发展非常迅猛,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机会。“我们判断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需求会呈现大爆发趋势。但我们也观察到目前中国市场上专业的新能源车维保店铺并不多,所以我们提前布局,从而满足中国高端用户的需求。”安藤一郎对记者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