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动荡,微软成最大赢家。
每经记者 李孟林 每经编辑 兰素英
OpenAI的“宫斗”大戏似乎迎来一个暂时的节点:阿尔特曼重掌CEO的前景破灭,转投微软。OpenAI新任命的临时CEO则深夜发推,宣布自己未来三十天要办的三件大事。
北京时间11月20日下午约4点,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宣布,阿尔特曼以及跟随他一起辞职的OpenAI前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成立的“先进AI研究团队”,并将“快速行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所需的资源”。
不过,纳德拉并未透露新AI团队的具体信息。阿尔特曼转发表示:“使命继续”。
另一边,OpenAI新的临时CEO,前Twitch CEO 埃米特•希尔(Emmett Shear)发推,对自己的临危受命表达了诚惶诚恐之意,并宣布将彻查阿尔特曼被开除的经过,形成报告。他还将听取各方意见,并改造领导层团队,以期尽快稳定军心,恢复外界对公司的信任。
然而,包括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运营官在内的OpenAI高管则公开发推,表达了对阿尔特曼的支持,在AI领域毫无知名度的希尔恐难以服众。
据The Information北京时间11月20日早间报道,OpenAI董事会不顾微软等大股东和一众高管的压力,不愿意让阿尔特曼回归,而是聘请了亚马逊公司旗下游戏流媒体网站Twitch联合创始人、前CEO埃米特•希尔担任临时CEO。
OpenAI的技术灵魂人物——首席科学家及董事伊尔亚·苏茨克维——表示,他和其他三名董事表示,他们坚持开除阿尔特曼,因为这是守卫OpenAI远景的“唯一路径”。苏茨克维还表示,阿尔特曼的行为以及他与董事会的互动情况,损害了董事会监督公司AI开发的能力。
另一边,微软CEO纳德拉宣布,阿尔特曼和“亲密战友”布罗克曼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成立的“先进AI研究团队”,并将“快速行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所需的资源”。阿尔特曼转发表示:“使命继续”。
不过,纳德拉并未透露新AI团队的具体信息。他回复阿尔特曼表示:“你来担任新团队的CEO让我超级兴奋,设定了新的创新步伐。”
图片来源:X.com
布罗克曼的推文透露了些许具体信息。他表示:“我们将打造新的东西,它将难以置信”,他还宣布了初步的领导团队,除自己和阿尔特曼外,还包括另外三名OpenAI的高管:OpenAI原研究总监雅各布·帕奇科(Jakub Pachocki)、人工智能潜在风险评估团队原负责人亚历山大·麦得利(Aleksander Madry),以及在OpenAI工作七年的研究员西蒙·西德(Szymon Sidor)。这三人均追随布罗克曼一道从OpenAI辞职。
图片来源:X.com
纳德拉言语之间似乎已经接受了OpenAI任命新的临时CEO的现实。他表示,微软仍然坚守和OpenAI的合作伙伴关系,对自己的产品路线图充满信心,同时“期待认识埃米特•希尔和OpenAI的新领导团队”,并与之共事。
北京时间11月20日,希尔在X平台上“官宣”了消息,并提出了未来三十天将推出的三项任务。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希尔也是接到电话那一刻才知道这个决定。他还澄清道,董事会开除阿尔特曼并非出于AI安全上的具体分歧,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仍然成谜。此外,董事会对OpenAI的模型商业化是支持态度的。
以下为希尔的推特原文翻译:
“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邀请我考虑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成为 OpenAI 的临时CEO。在与家人商量并经过几小时的思考后,我接受了。因为儿子(现在已经9个月大了)的出生,我辞去了Twitch CEO的职务。与他共度时光就像我预想的那样充实,我很乐意避免全职工作。我之所以接受这份工作是因为我相信OpenAI是目前存在的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当董事会分享了情况并要求我担任这个角色时,我没有轻易做出决定。最终,我感到我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帮助。
今天我一直在努力地消化这个消息,与董事会、少数主要合作伙伴交谈,并倾听员工的意见。我们与微软的合作仍然牢固,我未来几周的重点将确保我们将继续为所有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正如您可能猜到的那样,OpenAI员工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并且非常以使命为导向。很明显,围绕Sam(阿尔特曼)离职的过程和沟通处理得非常糟糕,这严重损害了我们的信任度。
我为未来30天制定了一个三点计划:
1. 聘请独立调查员深入调查整个导致这一事件的过程,并生成一份完整报告。
2. 继续与尽可能多的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和客户交谈,做好记录并分享关键要点。
3. 鉴于最近的离职情况,将管理和领导团队改革为一支有效的力量,以推动为客户创造成果。
根据我们从这些方面学到的一切,我将推动组织变革,包括必要时大力推动重大治理变革。我将在30天内逐步推出这些变革,因为它们变得清晰起来。OpenAI的稳定和成功太重要了,不能让这样的动荡扰乱。我会努力解决关键问题,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我相信取得真正进展可能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我对Sam和整个OpenAI团队所建立的一切只有尊重。这不仅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研究项目和软件产品,而且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公司。我接受任命正是因为我清楚这一点,并且我想尽我所能保护它并使它进一步发展。
现在凌晨1点,我将明天再接再厉。
此外:我在这里发布此消息是因为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做法符合公众的利益,但请不要期望所有未来的内部沟通都通过公共渠道进行。
此外:在我接受这份工作之前,我检视了变更背后的原因。董事会不是因为任何关于安全性的具体分歧而罢免阿尔特曼,他们的理由与之完全不同。如果没有董事会支持将我们出色的模型商业化,我不会疯狂到接受这份工作。”
邀请希尔担任这家全球最耀眼的AI公司的CEO令科技界感到出乎意外,因为从履历上来看,他可以说在AI领域毫无建树。
希尔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游戏直播平台Twitch的联合创始人。2007年,他和Justin Kan创立了Twitch的前身Justin.tv,后来将其游戏内容拆分为Twitch TV。随着用户增长的火爆,2014年亚马逊以9.7亿美元收购了Twitch。
今年3月,希尔辞去了Twitch的CEO职务,结束了他在Twitch 16年的工作经历。近年来,Twitch因订阅政策分成改革而不断流失内容创作者,而希尔离任之后Twitch经历了两轮大裁员。离开Twitch的希尔并未有任何在科技企业圈“出圈”的行为。
或许让希尔进入OpenAI董事会“法眼”的是其对AI的担忧态度。虽然希尔自称为“技术乐观主义者”,但在今年的两次播客节目中,他表达了对AI危险的严重担忧。
6月,希尔在和投资人洛根·巴特利特(Logan Bartlett)的采访中表示,AI能够自我完善,“这种智能在本质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智能就是力量。”他表示,AI发展到无法控制的概率为5%到50%,此类估计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足以把人“吓尿了”。
9月,他在和播客主持人兼企业家Shaan Puri的节目中又表示,正因为他对AI的能力非常乐观,这才让他感到恐惧:“想象一下你能想到的最高明、最聪明的人,然后让他们思考得更快,做得更好,而且他们不仅在某一方面很聪明,而是无所不能……如果这个人不是好人,那他们显然是危险的。”
就在11月19日,尚未得知自己即将担任CEO的希尔还在X平台上分享AI风险的思考。他说:“醒来吧宝贝,AI阵营的象限变得更加有相关性了”,并贴出了一张围绕AI的四种不同观点的图,分别为技术乐观主义者(不用管,一切都会顺利),有效的加速主义者(制造机器上帝),安全主义者(通过监管实现安全和消除偏见),末世论者(放慢AI能力的研究)。
希尔的履历和观点让不少人为OpenAI的未来捏了一把汗。实际上,在“宫斗”大戏的动荡中,已经有不少人用脚投票了。
如前所述,阿尔特曼的“铁杆盟友”,前OpenAI总裁布罗克曼愤而辞职之后,已经有三名资深AI科学家离职,现在均在微软新项目上担任领导职务。
另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在当地时间19日晚,阿尔特曼重回OpenAI已经无望之后,已有数十名OpenAI员工在内部宣布他们将离职,不过具体职员信息尚不得知。OpenAI有近700名员工,多数都在ChatGPT推出后才加入的。
而在阿尔特曼转发自己将加盟微软的消息后,一众OpenAI老员工纷纷发推表示:“没有员工,OpenAI什么也不是”,阿尔特曼则加上爱心表情转发。发推的人包括担任首席技术官、担任了一天临时CEO的Mira Murati和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
图片来源:X.com
在OpenAI出现人事动荡的同时,谷歌、X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也已经做好了“挖人”准备。
谷歌已经在周末两天招募OpenAI的人才了。马斯克也在打造自己的AI大模型Grok。11月18日,马斯克持有的X.com在官号上颇为幽默地贴出了招聘链接,表示“放在这里,万一有人需要找工作”。
英伟达也开始下场抢人,该公司资深AI科学家Jim Fan贴出招聘广告并置顶,表示:“我在英伟达的团队正在招人。我们爱OpenAI的你们所有人。工程师,研究院,产品团队,都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夜,英伟达有温暖的GPU提供,新鲜出炉的,”并配上了一幅英伟达CEO黄仁勋端GPU芯片的照片。
图片来源:X.com
而不少OpenAI员工表示,他们愿意追随阿尔特曼去他在谋划的新创AI事业。现在微软官宣阿尔特曼将入职,或有不少忠心员工愿意转投微软。
在不少人看来,微软成功将阿尔特曼团队留住,没有流向竞争对手谷歌等其他巨头,是最大的赢家。网友Stack Hodler就表示:“纳德拉真是杀手级的CEO。周五爆炸性消息出来,而他在周一早市开盘前就把人才揽住了。”
图片来源:X.com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11714828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