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立不到三年、亏到只剩三毛,这只基金终于换基金经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0 12:09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肖芮冬    

    11月18日,恒越基金旗下产品恒越品质生活混合发起式基金发布公告,原基金经理叶佳因内部任职调整离任基金经理,新任基金经理杨藻,与吴海宁共同管理该产品。

    这原本只是一则很普通的基金经理变动公告,但也因为恒越品质生活这只基金的特殊“品质”,成为基金圈今日关注的话题。

    成立不到三年,亏得只剩三毛

    公开资料显示,恒越品质生活成立于2021年8月31日,距今不到3年时间,但截至今年11月17日,该产品累计单位净值仅剩下0.3493。换句话说,成立以来已经亏掉65.07%。

    从该基金的净资产规模来看,成立之初为2.92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仅剩下0.94亿元。份额规模也从成立时的3.51亿份下降到了三季度末的2.71亿份,减少了22.8%。

    0.3493元的净值、65.07%的亏损幅度,在广大投资者眼中,无论如何都是有些刺眼的。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恒越品质生活成立以来65.07%的跌幅,目前排在倒数第三。

    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31日,当时大盘3500点左右,也不低,但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完成了65%的下跌,其亏损速度确实也受到基金投资者的诟病。

    从业绩表现来看,恒越品质生活成立以来,除了今年二季度业绩涨了0.5%,其余季度全部下跌。其中,2022年一季度跌幅26.62%,今年第三季度也跌了超过22%。

    什么赛道最热门,就买什么?

    业绩如此吊车尾,恒越品质生活究竟买了卖了哪些个股?

    该基金的原基金经理叶佳,到现在累计担任基金经理时间3年又84天。

    叶佳最早管理的一只产品是恒越核心精选,任职时间2020年8月28日至2021年9月8日。这一年时间,恒越核心精选实际上业绩可观,叶佳也取得了超过70%的任职回报。或许是因为在恒越核心精选上的不错业绩,2021年8月31日,恒越基金发起设立了恒越品质生活。

    然而,随着恒越品质生活的成立,叶佳的“运气”可能开始变得越来越差。从该产品成立之初,叶佳依旧延续了基金抱团股的投资策略,布局了锂矿、白酒、光伏等板块个股。什么赛道最热门,就买什么。

    2022年,除了配置白酒股外,其他重仓股更换非常平缓,且也根本看不出她是什么风格。

    2022年一季度,恒越品质生活跌幅最大的一个季度,下挫26.62%。来看看叶佳买了哪些股票——追涨旅游股,如曲江文旅、众信旅游,甚至连st股*ST凯撒也不放过。

    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叶佳又将目光投向港股,快手、东方甄选、锦欣生殖,还有一众港股上市的消费股,如颐海国际、呷哺呷哺、九毛九等,都成为其重仓股。到了2022年四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有7只都是港股。

    进入今年,2023年,恒越品质生活依旧表现不佳,今年以来下跌22%。刚刚过去的三季度,亏损22%。从重仓股来看,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基本上买到了高点,然后开始“坐滑梯”。

    新基金经理能否开启“品质生活”?

    虽然产品名叫品质生活,但如果长期持有这只产品,相信投资者很难开启品质生活。

    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认为,关注了恒越品质生活成立以来的投资过程,发现其最大的问题,是基金经理缺乏一套成熟的投资框架。所以,可以看到其投资风格永远都在漂移,除了白酒股一直持有,其他方向的配置就是哪儿热闹就往哪儿凑。这其实是投资的大忌。

    比如白酒消费、医药、新能源、教育、金融,还有今年的TMT,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圈。再看叶佳的履历,她本身是做债券出身的,目前还在管理恒越旗下几只债券基金。

    实际上,今年开始,恒越基金已经开始为恒越品质生活想办法扭转颓势。今年4月,增聘了吴海宁,和叶佳共同管理产品。但其实吴海宁也是新人,她本身是券商研究员出身,今年2月才加入恒越基金,恒越品质生活很可能只是她“练手”的产品。

    而最新聘任的基金经理是杨藻,则是资历更浅的新人。

    除了恒越品质生活外,杨藻于11月17日起,还和叶佳、吴海宁共同管理恒越优势精选。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7日,恒越基金刚刚成立一只新产品,恒越智选科技混合,由杨藻和赵炯共同管理。

    再看杨藻的履历,和叶佳、吴海宁相比,还是颇有不同,他算是技术出身。

    公开资料显示,杨藻曾就职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任产品工程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任专业技术雇员。此外,杨藻效力过多家券商,担任过大制造行业分析师、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2022年9月加入恒越基金,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监(联席)。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600亿市值医药流通龙头上海医药董事长周军因“个人原因”辞职

    下一篇

    福田汽车:将与麦格纳保持长期合作 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持续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