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人行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实现40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促成企业获得融资超19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07 15:33

    11月7日,记者在“征信精准助力民营小微融资”调研会上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12.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实现深圳40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53家金融机构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推出38款征信产品,累计服务企业31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1903亿元。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廖丹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牵动人心。为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征信精准助力民营小微融资,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充分发挥数据+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征信供给质效,推出“个体通”“小微通”等系列征信产品。

    11月7日,记者在“征信精准助力民营小微融资”调研会上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12.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实现深圳40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53家金融机构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推出38款征信产品,累计服务企业31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1903亿元。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依托地方征信平台建设,金融机构可以深度挖掘小微经营主体的“经营数据信用”,利用小微企业营业资金流水、用水用电、企业纳税、员工社保等数据综合评估小微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和风险,从而为小微经营主体提供与实际经营活动相关的信用贷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潘婷 摄

    “个体通”已服务个体工商户超2万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抓住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供给对接难、匹配难这一痛点,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充分发挥数据+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征信供给质效,推出“个体通”“小微通”等系列征信产品。

    据了解,在深入调研个体工商户信贷需求和征信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个体户公共信用评价体系”,深圳人行指导并推动地方征信平台与辖内小微融资比较多的银行结合其它多维度政务数据,为个体工商户精准画像,形成有效的征信产品,助力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产品,可实现无抵押、无担保下的纯信用贷款。个体工商户通过政府助企平台找融资专区完成注册和身份绑定后,系统自动为其优选信贷产品,最快1分钟左右即可获得借款额度,满足了个体工商户急迫的融资需求。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无论是普惠金融还是数字金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征信平台,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打造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从源头上提升服务、降低成本、防范风险,从而更好地服务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数据显示,7月12日上线以来,“个体通”已服务个体工商户超2万,促成初评授信额度超3亿元。

    “小微通”首批接入全市14家银行

    面向深圳市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融资畅通工程——“小微通”则通过征信赋能,解决了以往银企对接平台存在的企业填写信息多,选择产品无头绪,银行核实信息难,对接结果无分析的问题。

    据悉,“小微通”可以从三方面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一是需求快速收集,提升服务便利。“小微通”提供统一、便捷的融资需求提出入口,依托地方征信平台数据库自动补全100+项的企业画像信息,只需要3分钟即可完成融资需求收集全流程。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为企业提供信用融资“通行证”,做好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贷需求翻译器”。

    二是产品自动优选,提升服务效率。首批接入全市14家银行,覆盖全市小微金融市场份额超过70%。系统后台将根据企业情况和偏好,匹配银行信贷产品规则,优选出符合企业需求且该企业获贷可能性高的信贷产品,按照额度、利率、期限、时效等维度排序,供企业自主比较选择,免去了解、甄别市场信贷产品的烦恼,提高企业获贷率。

    三是实现流程闭环,提升服务效能。企业完成需求提交后,所对接银行将通过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需求处理进度和结果,便于企业及时掌握银行对接情况,形成“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的工作闭环机制,实现服务流程“无断点”。

    数据显示,10月中旬测试上线以来,50余户小微企业通过“小微通”提出融资需求,其中最小的一笔贷款为15万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伴随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的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在普惠金融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善征信平台和生态体系的建设,深圳用好征信数据资源、推动涉企信息整合共享,一方面有助于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21772591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今日价格指数为222.4

    下一篇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防范“网络购物退货退款”骗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