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算力瓶颈,以云代卡、共享算力等方式,是解决中国AI产业算力缺口的方式之一。于是,云计算的价值被放置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此次云栖大会,阿里云又回归阔别了8年的“计算,为了难以计算的价值”主题。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文多
时隔八年,云栖大会主题“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再度回归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时隔8年,阿里云云栖大会的主题回归“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这既是一次回归,也是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国内头部云服务厂商的一次重塑。
“大模型是本次云栖大会所有场子里最热的话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大模型的落地以及国家间的科技差距。”一名受邀参加本次云栖大会的展商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到。
2023年以来,GPT技术(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引发了国内新一轮AI热潮。历经近一年的发展,国内大模型技术和应用也呈现更丰富的走向。
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和底层算力技术也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看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云栖大会现场发现,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迭代,技术撬动了更多元的商业模态,而在当前的时间节点,这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另一方面,面对变幻不定的国际局势,国内的AI产业也在探索新的前进路径。
10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演讲中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的科技企业,一半的大模型公司都跑在阿里云之上。从底层算力到人工智能平台,再到模型服务,蔡崇信表示,阿里云正在面向AI时代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这一轮AI浪潮下,阿里云今年在大模型领域动作频频,进退之间,正在进行怎样的转向?
11月1日,大模型应用吸引众多参展开发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时值深秋,26℃的杭州,热而不燥。云栖大会吸引了全球数万开发者参与,相关展馆内人头攒动。此次大会设置了算力馆、人工智能+馆、产业创新馆三大主题馆,汇聚两百余家云计算全产业链企业以及3000项技术、产品、应用参展。
11月1日,在人工智能+馆,各类大模型应用吸引了不少人驻足。除了大家熟知的妙鸭相机、通义听悟等面向C(个人用户)端的大模型应用之外,还包括数字人、智能座舱等落地到垂直产业端的大模型技术展示。
“嘿,小航,帮我生成一首爵士风格的音乐”。
“好的,正在生成音乐……音乐内容已生成,请收听。”
随着《爵士之魂》在车内响起,斑马智行高级产品总监黄缨宁在汽车座舱面板上,向记者展示了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座舱上的应用。
黄缨宁表示,传统的小模型理解能力比较有限,需要基于预先定义的语料理解人的行为。但是人类的创造力和需求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传统的小模型理解不了那么多。而搭载了大模型技术的智能座舱,能根据所说话的信息进行推理,更具有理解能力。
2023年4月,搜狗公司原CEO王小川官宣创办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在此次云栖大会上,王小川表示,国内大模型的现状是“理想上慢一步,落地上快三步”。虽然在技术创新和技术理想上美国有所领先,但是中国的应用落地能力更强。
今年4月,阿里云发布了通义千问1.0版本,10月31日,阿里云正式发布千亿级参数大模型通义千问2.0。在10个权威测评中,通义千问2.0综合性能超过GPT-3.5,正在加速追赶GPT-4。
与此同时,基于通义大模型训练的8大行业模型组团上线,阿里云方面介绍,8大行业模型面向当下最受欢迎的多个垂直场景,使用领域数据专门训练。开发者可以通过网页嵌入、API/SDK调用等方式,将模型能力集成到自己的大模型应用和服务中。
大模型技术推动着终端更为灵动智能。
在算力馆,工作人员向机器人下达“将蛋糕放到碟子上”的指令,借助大模型技术,机器人成功地将桌面上的蛋糕拾取,并放置在餐碟中。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智能物联网业务负责人王晓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可以去作规划、执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执行,所有的大模型都会被困在数字世界里。他表示:大模型只是大脑,如果没有穿透到物理世界,就没有办法真正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
在王晓冬看来,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所具备的感知、认知、规划、记忆、执行等闭环的能力,以后会辐射到所有的终端用户上。
当然,大模型如何更好地落地、赋能产业发展,仍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
岩芯数智CEO刘凡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整个体系来看,当前大模型技术除了算力瓶颈外,更关注垂直领域大模型的突破应用和落地。譬如说岩芯数智推出的RockAI模型。“我们落地了不少聚焦金融、化工、制造的客户,但是还不够,还得‘耕耘’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里面去。这样才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才能把大模型的技术真正落地得更好。”刘凡平介绍说。
刘凡平透露,客户希望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帮他们解决企业运转中的一些问题。但供需对技术的理解存在差异。作为技术提供方,需要更好地了解他们需求,刘凡平认为:“这是大模型技术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云栖大会,你能很明显感觉到大家对大模型的需求还是挺多的。尤其是一些传统产业,他们都很关心:大模型能在帮助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发挥哪些作用,或者大模型能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痛点。”一位参展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刘凡平看来,推动大模型技术在产业中的落地,垂类大模型的确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实我们就在这个拐点上,但不是所有大模型都能够陪伴企业度过这个拐点。因为看上去是机遇,大家也都在往这个方向去。但是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不是简单有一个大模型就可以,或者把别人开源的模型拿来精调。未来,可能(有)更多基于自研定制化的大模型需求。”
不过,在巨大的成本投入和算力瓶颈之下,自研大模型仍存在一定的门槛,通过开源的方式推出适配的大模型,依旧是不少开发者的选择。
森马和阿里云合作的大模型定制T恤体验站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在此次云栖大会上,A股上市公司森马服饰和阿里云合作,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生成图片、现场印制,实现2分钟内即可生成定制T恤。
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定制化T恤背后,由已经训练好的大模型进行支持。所有的开发者可以用开源的软件进行微调,精调出适合自己的大模型。
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可以把这个大模型布局在自己的函数计算上,算力的使用可以实现按需付费。比如说通过大模型生成一张图片,算下来一张图是几分钱的成本。所以,成本也是可以大幅降低的。
一位云计算资深从业人员向记者介绍,函数计算简化了涉足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门槛。现在开发者分为两拨人,一拨是传统开发者,一拨是AI开发者。很多AI开发者都不会写代码,但他们可以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精调。
而函数计算背后的理念即Serverless(云计算的一种模型)理念,该从业人员介绍,研发人员不需要选服务器型号,按量付费,即付费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按照以往模式,开发人员要租用一台服务器,需要选配置、带宽、存储容量……但是大模型的开发项目可能使用周期比较短,需要一些弹性的方式。如果开发人员设计的方向觉得不对、需要调整,他们就可以及时调整,比较弹性。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弹性的模式,避免了购买设备和算力等方面的浪费。降低了创业门槛,同时也降低了算力浪费,提升运转效率。
开源带来了整个生态的繁荣,蔡崇信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的科技企业,一半的大模型公司都跑在阿里云之上。
同时,以云代卡、共享算力等方式,也是解决中国AI产业在禁令之下算力缺口的方式之一。
据经济观察报此前报道,云计算技术专家刘世民注意到,国内正式渠道如今愈发买不到高端AI芯片,面对算力发展遭遇限制。他也看到,一些云厂商基于相关AI产品可以提供GPU算力这一最基础的AI服务。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云端算力共享或租赁,往往适用于低频训练需求的厂商。基于同样或同类型的算力芯片,云厂商提供的云GPU确实可以形成替代。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智能物联网业务负责人王晓冬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如今有很多低算力、低存储的移动设备,“所以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利用应用引擎的方式,如何让AI的应用跑在更加低算力的设备上,这需要和云进行结合,做云端一体。”
在这一轮趋势下,阿里云也更坚定地走向开放和开源。
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已发布了AI开源社区“魔搭”。一年时间,魔搭汇聚了280万开发者、2300多个优质模型,模型下载量超过1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活跃的AI开发者社区。
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要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他寄望通过这朵“云”,让开发AI、使用AI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云栖大会算力馆门口的标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新的浪潮正在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此次大会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带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它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让足够多的创新,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王坚认为,关于生成式AI,即使像英伟达这样跑在前面的企业,最后也回避不了一件事情——“所有这些计算,都会以云的方式来提供”。他认为,这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就像今天的电可能跟爱迪生说的电不是同一个电了,但是电作为公共服务、作为基础设施存在,有非常久远的生命力。
云计算的价值被放置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此次云栖大会,阿里云又回归阔别了8年的“计算,为了难以计算的价值”主题。
大模型是本轮AI浪潮的核心技术,基础模型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AI产业化的前景。训练大模型是囊括了算力底座、网络、存储、大数据、AI框架、AI模型等复杂技术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强大的云计算体系才能训练出高质量的大模型。
在本次云栖大会算力馆展厅,“数据中心是一台计算机”的标语,被放置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上。这是阿里云在2009年曾提出的标语。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今天,AI时代更需要这样的技术体系。作为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云计算,可高效连接异构计算资源,突破单一性能芯片瓶颈,协同完成大规模智能计算任务。
阿里云CTO周靖人在云栖大会现场演讲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不难看出,大模型技术背后,连接的价值正在凸显。
“今天大家看到AIGC技术的一些终端应用,在场景中发挥高效作用。通过云端一体,背后可以看到智能的身影、AI的身影,终端越来越智能灵动。但最后最基础的,还是连接和安全。”一名云服务厂商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
在更基础的技术底座上,阿里云的硬件研发也并未止步。
11月1日,阿里巴巴平头哥发布旗下首颗SSD(固态硬盘)主控芯片镇岳510,该芯片为云计算场景深度定制,实现4微秒超低时延。镇岳510将率先在阿里云数据中心部署,可应用于AI、在线交易、大数据分析、高性能数据库、软件定义存储等业务场景。
AI浪潮之下,阿里云持续迭代软硬一体的全栈化技术能力。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阿里云在市场布局上,择时进退。
今年4月,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新技术爆发叠加市场大降价,此举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是通过降价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在AI的浪潮下,做大和繁荣整个AI生态。
IDC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为190.1亿美元。AI爆发式需求增长促进公有云发展:2023年上半年,AI相关需求快速增长,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AIGC和AI大模型的关注度大幅提升,算力市场和PaaS层相关领域产品受到市场热度影响,增速明显。阿里云在IaaS市场和PaaS市场排名靠前。
云栖大会现场人头攒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叶晓丹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