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孟林 文巧 谭玉涵 每经编辑 兰素英 高涵 孙宇婷
◎本周,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终于获得了人体试验许可,将马斯克的“人机共生”科幻梦想向前推进了一步。3年2次被拒,此刻获批说明了什么?许诺让失明者复明、瘫痪者走路的设备何时才能商业化?《每日经济新闻》连线美国FDA前官员、神经学研究者克里斯汀•韦尔(Cristin Welle)。
◎当地时间9月21日,默多克宣布退休。92岁的他旗下拥有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多家著名报刊。过去70年来他是如何打造横跨三个大陆的传媒帝国的?“一周人物”带你走近“传媒大亨”默多克。
◎美联储时隔13年首度裁员;微软推Copilot,AI应用迎生死时刻?黑海舰队司令部被袭击;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Neuralink招募人体试验参与者,马斯克的“人机共生”梦想能否实现?
图片来源:Neuralink 官网
三年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通过网络直播,向世界展示了三只植入脑部设备的猪的实时神经元活动,掀起了一轮“脑机狂潮”。当时马斯克乐观地表示,脑机接口的人体试验很快就要开始了。但试验的批准之路比马斯克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本周,Neuralink终于获得了人体试验许可,将马斯克的“人机共生”科幻梦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负责医药监管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前官员、神经学研究者克里斯汀•韦尔(Cristin Welle)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许可说明Neuralink提供了满足FDA安全要求的数据。
那这次试验之后,脑机接口设备就能马上面市吗?韦尔解释说,“还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随后是关键性试验,然后再申请上市前许可(PMA)。”
当地时间9月19日,Neuralink在官网宣布,将为其脑机接口设备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招募参与者,用以评估其设备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即瘫痪患者能否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
据悉,这项名为PRIME(精确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的英文缩写)的试验将使用手术机器人R1把植入物N1放入大脑控制运动意念的区域。N1是一种超细柔性线,可以记录大脑信号并将其无线传输到解码运动意图的应用程序。
Neuralink表示,公司正在寻找因脊髓损伤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导致四肢瘫痪、且伤后至少一年未见好转的试验参与者。主要试验将耗时约18个月,若包括长期跟进会诊在内,整个临床试验将耗时约六年。
Neuralink这次临床试验距离首次申请已经过去了四年,期间被FDA拒绝了两次。2022年初,FDA明确表示,Neuralink需要在进行人体试验前解决数十个问题,其安全担忧包括锂电池的安全性、植入物的导线是否会移动其他区域、安全移除问题等。2023年5月,FDA终于给予Neuralink有限制条件的试验许可。
“FDA并不披露对临床试验申请的评审信息,” 前FDA官员、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神经科学副教授克里斯汀•韦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但既然FDA同意开始试验,说明Neuralink提供了能够满足FDA安全要求的数据,而且提供了合适的临床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的初步目的是让瘫痪人士仅用意念就能操作计算机光标或键盘。按照马斯克近年来在多个场合的表述,Neuralink在短期内的目标是恢复失明者的视力,并让瘫痪人士恢复全身运动功能,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脑与电脑协同工作的“人机共生”,用以抵抗他心目中可能会威胁人类的人工智能。
正如马斯克的移民火星梦一样,脑机接口也有其科幻来源。据9月份刚出版的《埃隆·马斯克传》,Neuralink的创意受到了伊恩·班克斯的太空旅行小说《文明》系列的启发,其中提到一种名为“神经蕾丝”,当它被植入人体后,可以将人的所有思想活动与计算机相联。马斯克说:“我第一次读到班克斯的作品时,突然觉得这个创意有可能成为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的护盾。”
磕磕绊绊之后,Neuralink在人体试验的进度上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美国另一家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 在 2021 年就已获得 FDA 的试验批准,并于 2022 年 7 月宣布在美国首次植入脑机接口,并发表了初步试验结果。2023年5月,瑞士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稿,称其早在2021年7月就为一名瘫痪男子植入了脑部设备,使其在助行器的帮助恢复了行走能力。
当然,Neuralink还是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传统的植入式脑机接口用的是一种叫“犹他阵列”(Utah array)的硬质电极,而Neuralink则是柔性电极,可降低大脑的排异反应,其采集到的神经信息质量也比较高。此外,Neuralink开发了做脑机接口手术的机器人,在植入和取出设备时都会尽可能减少创面。
要实现马斯克的宏大愿景,本次人体试验只是前进的一小步。“Neuralink在设备研发和商业化的道路上还处在非常初期的阶段,现在处在早期人体试验阶段,还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随后是关键性试验,然后再申请上市前许可(PMA)。” 克里斯汀•韦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克里斯汀•韦尔对记者进一步解释称,在本次小规模人体试验后,Neuralink将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申请更大规模的可行性试验;由于脑部植入设备极有可能被归类为最高危险等级(Class III)的器材,因此Neuralink在推向市场前还必须申请上市前许可,这意味着Neuralink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关键性试验(pivotal trial),即证明其设备确实能治疗某种特定症状,且安全可靠。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克里斯汀•韦尔此前对媒体表示,Neuralink至少还需要5-1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商业化。
另一方面,Neuralink还面临着多重技术和应用前景的挑战。克里斯汀•韦尔对每经记者分析指出,Neuralink需要证明设备能够在大脑里长期放置而不是需要频繁更换,能够捕捉和解读神经元信号,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这项技术真的对病人有实质性的帮助。
“即使Neuralink能够满足所有这些条件,这个设备肯定会很贵,而且需要对脑部开刀,所以愿意接受植入的病人数量可能会比较少。” 克里斯汀•韦尔说道。
92岁默多克宣布退休,深耕70年如何打造媒体帝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9月21日,92岁的“传媒巨鳄”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宣布,他将于今年11月正式辞去新闻集团和福克斯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职务,成为两家公司的名誉主席。长子拉克兰·默多克(Lachlan Murdoch)将成为新闻集团的唯一董事长,并继续担任福克斯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默多克或许是现代媒体业最有权力的人,其旗下拥有的新闻报纸、电视台和电影工作室横跨三个大陆,重要的包括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和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福克斯新闻(Fox News),英国的《泰晤士报》和天空新闻台以及澳大利亚的数家主要报纸和电视台。
默多克旗下主要的新闻媒体平台 图片来源:新闻集团官网
这一媒体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年前的澳大利亚。1952年,拥有一家小型报纸公司的默多克之父因病去世,正在牛津大学读书的默多克赶回澳大利亚接手家族企业,以此为起点,默多克开启了其国际并购和扩张之路。
1968年,默多克进军英国,收购了小报《世界新闻报》,随后又拿下《太阳报》,将其改造为报道名人、八卦和流行文化的小报,大幅提高了其发行量。后来默多克又收购了历史悠久的《泰晤士报》,其英国新闻界的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在美国,默多克于1976年收购了《纽约邮报》,开启了一系列报纸和杂志的收购之路。2007年,他以溢价67%、总价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公司,并为其新闻报道和数字化转型进行大规模投资。《华尔街日报》9月21日发表评论称,默多克的决定将该报从颓势中拯救出来,盈利和订阅量不断改善。
另一方面,默多克于19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收购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以及一批电视台,为1986年成立广播公司福克斯公司奠定了基础。1985年,为了遵守美国禁止外国人大规模持有美国广播产业股份的法律,默多克放弃澳大利亚国籍,成为美国公民。
2013年,默多克将自己庞大的媒体帝国拆分成出版资产为主的新闻集团和娱乐业资产为主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21st Century Fox)。5年后,默多克以710亿美元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迪士尼,剩余资产并入新成立的福克斯公司。随着后续多家娱乐巨头陷入困境,这一交易被视为有先见之明。
默多克在美国媒体业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福克斯新闻的创办。1996年,在活跃于共和党政界的电视经理人罗杰·艾尔斯(Roger Ailes)的帮助下,福克斯新闻诞生,并在六年时间里收视率就超过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这家新闻台对美国的共和党选民影响至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是其忠实观众。鉴于其影响力,有评论者称默多克甚至有左右总统大选的关键权力。然而,批评人士亦指出,福克斯新闻台的新闻采编和观点输出方式加深了美国政治讨论的粗俗化和极化对立。
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和鲜明的特定立场是默多克旗下多家媒体的特点,虽成就了媒体的订阅量,但也带来不少麻烦。投票公司Dominion Voting Systems起诉福克斯新闻诽谤,认为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和嘉宾扩散了Dominion在2020年美国大选舞弊的虚假新闻。最终福克斯新闻同意以7.875亿美元的代价与Dominion达成和解,事件余波造成该台当红主播塔克·卡尔森被开除。
本次默多克卸下两家巨头的董事会主席,由大儿子接任,并不意味着其媒体帝国完成了交接任务。据《纽约时报》报道,按照默多克近20年前制定的计划,默多克死后其四名最年长的子女均有相等的投票权,一场继承之战仍然有可能开打,或许将比影射其家族事务的美剧《继承之战》更为精彩。
俄黑海舰队司令部被袭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2日,塞瓦斯托波尔市长米哈伊尔·拉兹沃扎耶夫表示,位于塞瓦斯托波尔市的俄军黑海舰队总部遭到导弹袭击。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导弹袭击破坏了黑海舰队总部的历史建筑,造成一名军人死亡。
现场视频及照片显示,黑海舰队总部遭受导弹袭击后碎片散布数百米,大量救护车正在赶往现场。俄罗斯112网站称,有6人在黑海舰队总部遇袭事件中受伤。
俄罗斯防空部队称,在击退乌克兰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击时击落5枚导弹。塞瓦斯托波尔市长表示,一些导弹碎片坠落在卢那察尔斯基剧院附近,不过黑海舰队总部周围的民用基础设施没有遭到破坏,街上居民也没有在袭击中受伤。
据环球网援引俄新社22日报道称,俄黑海舰队前司令科莫耶多夫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说,在乌军袭击俄黑海舰队指挥部后,俄军是时候打击乌国防部、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办公室以及位于基辅的其他决策中心了。
美联储时隔13年首度裁员
图片来源:美联储年报
据央视新闻9月23日消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言人当地时间9月22日证实,美联储系统将在今年年底前裁员约300人。
报道称,此次裁员是该机构自2010年来的(13年来)首次裁员。美联储系统目前有约2.1万名员工。
美联储发言人在周五表示,这次的裁员主要集中在12个地方联储,受影响最大的是信息科技方面的工作。其中,部分工程师失业是因为云服务软件的普及,令美联储不再需要这些岗位。同样因为美联储正在整合一系列支付系统,在此过程中也会取消一些岗位。这名发言人也表示,除了裁员外,也有工作人员退休的因素。
不过美联储本财年到底裁了多少人,还得等到明年年报披露时才能揭晓。
OpenAI推出DALL·E 3 一夜颠覆AI绘画!
北京时间9月21日,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宣布推出文本转图像工具DALL-E的升级版本“DALL·E 3”。
据了解,这款新工具在理解用户命令和将生成更高质量的图像方面表现更出色。OpenAI 表示用户可直接在ChatGPT中输入文本,或仅仅给出提示,让ChatGPT来丰富文本,进而生成各种类型图片。
以下为OpenAI提供的众多例子之一:
一轮圆月照亮了城市街道,月色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角的摊位上,一位年轻的红发女子披着精致的天鹅绒斗篷,正和脾气暴躁的商贩讨价还价。商贩身材高大、西装笔挺、处世精明,留着引人注目的胡子,手里拿着蒸汽朋克式的电话,正认真交谈中。
图片来源:Reddit
看罢,有网友直呼已经决定取消Midjourney订阅。据悉,该工具将于10月通过API向ChatGPT Plus和企业客户提供。
但OpenAI也并非一帆风顺。近来,《权游》作者等17位作家通过全美作家协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OpenAI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批量复制了原告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输入到该公司“大语言模型”中,并对用户类似的文本需求进行响应。
微软Copilot炸场 AI应用迎“生死时刻”?
图片来源:微软发布会演示
当地时间9月21日,微软推出了全新的Copilot平台。Windows 11系统新增的超过150项新功能,几乎都以AI为核心。Copilot每月订阅费用为30美元,较此前的Office 365上涨83%。
花旗分析师Tyler Radke曾表示,微软Copilot潜力巨大,即使渗透率只有5%,该产品也能为Office 365带来至少5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接近第三财季Office 365对企业销售收入(94亿美元)的一半。根据过去3个月内追踪微软的34篇研究报告,华尔街分析师对微软股价表现非常乐观,平均12个月目标价为392.41美元,意味着未来一年的潜在上涨空间为24%。
手握OpenAI的微软一直是被看作AIGC变现的对标公司。要是微软能赚到钱,应用端淘金狂潮很快就会到来。反之,则不会。但值得注意的是,Adobe、Salesforce和Zoom等已经公布了AIGC货币化计划的美国公司均未出现类似微软那样的价格跳涨。
分析人士认为,AIGC服务没有大幅溢价,表明大多数科技公司仍然不确定客户愿意为这项技术付出多少。科技研究公司IDC分析师Wayne Kurtzman对媒体表示:“人工智能还是新生事物,没人知道该如何定价。没人知道消费会是多少。他们不知道价值将体现在哪里。”总体来看,对大部分软件公司来说,引入AI并不意味着即刻可见的财务回报。
此外,汇丰银行近期也指出,投资者应该审慎看待AI对于各只科技股的影响。
美债史上首破33万亿美元!政府停摆危机再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9月18日,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美国国债总额于当天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美国媒体称,这是一个“危险的新的里程碑”。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国债总额再创新高的数据正值联邦支出再度引发争议、政府面临停摆之际,美国的财政前景堪忧。据悉,如果美国国会无法在9月30日之前通过长期的拨款法案或者短期支出法案,政府将面临“停摆”危机。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两党分歧加剧,目前仍在预算问题上缠斗不休,仅批准了为政府提供资金的12项年度支出法案中的其中一项。为了避免关门,在仅剩的不到10个工作日内,国会需要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以保证政府在截止日期后仍能获得资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李孟林 文巧 谭玉涵
编辑:高涵 兰素英 孙宇婷
视觉:刘青彦
排版:谭玉涵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5659364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