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如何看待出口增速下滑?陈文玲回应每经:制造业转移是原因之一,“外贸到年底稳下来实现正增长有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8-25 20:22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8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通过线上方式举办第166期“经济每月谈”。

    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外贸呈现下滑趋势。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接下来外贸走势如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就上述问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国内制造业转移是原因之一,这必然带来贸易的转移。

    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4%。其中,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1.5%;进口10.08万亿元,下降1.1%;贸易顺差3.39万亿元,扩大10.3%。

    从单月来看,7月份,我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

    按美元计价,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2亿美元,下降13.6%。其中,出口2817.6亿美元,下降14.5%;进口2011.6亿美元,下降12.4%;贸易顺差806亿美元,收窄19.4%。

    陈文玲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表示,从前7个月外贸数据来看,进出口仍然保持正增长。单月数据的下滑和制造业转移有一定关系。首先,这是大国竞争博弈的结果。

    “其次,国内成本驱动导致制造业转移,这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陈文玲表示,周边国家采取的竞争策略与一些大国趋同,造成我国制造业转移加速,所以带来贸易的转移。

    “一些大量进口中国产品的国家,其本国制造业也在逐步复苏。”陈文玲指出,这些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实际上在下降。

    此外,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进出口、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下降的。陈文玲认为,全球对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的需求就在下降。所以,消费需求的下滑也是导致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但是从长周期来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为30%,我们具有强大的贸易品生产能力。中国具有政策和制度的优势,支持外贸发展的一揽子举措不会改变。

    从存量来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陈文玲指出,中国贸易存量是巨大的,“我认为外贸总体上持平,到年底能够稳下来,实现正增长是有信心的。”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4070076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邮证券给予通威股份增持评级,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速优质产能扩张

    下一篇

    闻泰科技:拟购买闻天下置业及闻宙电子100%股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