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又一颗“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突破国外封锁,已成功开始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23 13:30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

    近年来,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设备不断涌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已量产

    据央视新闻7月22日报道,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搬上生产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还有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他们是怎么缩短实验室和生产线之间的距离的呢。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看到,生产线上生产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画面中白色的圆柱体就是正在生产中的仪器,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程序之后,它将出现在医院的检查室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技师张辉:它的图像质量一点都不逊色于国际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生产厂家,价格也已经比以前大大地降低了,我们医院的医疗检查费相对于以前也在逐步地降低,这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看病的时候花费就会更少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里,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正在工作。仪器工作的情况,实时传输到15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记者了解到,这款仪器可以获得人体的全身影像,不仅分辨率更高,还加速了成像速度。

    不仅仅是在核磁共振的影像诊断装备上有重大突破,记者了解到,眼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经研发出可以为肝脏和乳腺疾病提供早期筛查的无创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研发的为帕金森、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治疗的超声神经调控重大仪器也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提速

    据经济日报7月3日报道,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正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医疗技术尤其是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医疗效率,提高了医疗质量。当前,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

    前不久举办的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上,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产品发布,成为展会明星。这款高端医疗装备凝结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结晶的成果,已于去年8月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NMPA)审批,成为国际上率先突破的超高场磁共振成像普适产品。

    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近10年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去年达1.15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也快速发展、从小到大,下一步自然要瞄准技术和利润双高的高端市场。

    这方面,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表现突出,占了3个头名。据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企业超1800家。从产值规模来说,深圳医疗器械产值约占全国的8%至10%,出口占比超过13%,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聚集全国领先,亿元以上企业数居各城市之首,单个企业平均产值超6000万元,保持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上市企业市值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体量全国居首。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经济日报

    封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水利部:京津冀地区本次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河道水情总体平稳

    下一篇

    影片《封神第一部》票房突破3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