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第14届国际基建论坛于6月1-2日在澳门举办 已有66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27 20:35

    ◎第14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6月1-2日在澳门举办,同期将继续举办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

    ◎目前已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其中包括60余位部级嘉宾。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4月27日,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国际基建论坛”)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14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6月1-2日在澳门举办,同期将继续举办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介绍,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任重道远,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两大支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建设绿色低碳、数智驱动的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势在必行。

    “在这个大背景下,论坛组委会将第14届国际基建论坛的主题确定为‘绿色引领 数智驱动 金融赋能 合作共赢’。”房秋晨说。

    商务部美大司二级巡视员董蔚表示,拉美和加勒比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也是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在26个建交国当中,有21个国家跟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中国跟拉美地区之间的经贸互补性很强,双边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董蔚进一步表示,从贸易方面来说,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也是巴西、智利、秘鲁、巴拿马、古巴等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拉贸易额达到了4858亿美元,同比增长8%。今年1到2月份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特别是从拉美的进口增长10%,跟其他州的进口增幅相比是最高的。“我们从拉美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大宗农产品和能矿产品,拉美国家非常希望扩大他们非传统产品的对华出口,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基础设施一直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点和亮点。”董蔚指出,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拉美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1600亿美元,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在传统的EPC模式之外,企业也创新思路,积极尝试以PPP或者BOT的方式推动合作的转型和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第14届国际基建论坛得到了国际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已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其中包括60余位部级嘉宾,近20家金融机构、70多家ENR国际承包商250强企业、10余家国际组织的高管,以及20多家境外商协会会长和众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踊跃参会参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金自天正: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1599万元

    下一篇

    时代出版: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8675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