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百川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需要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推动消费需求的扩张,就应当瞄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比如向绿色产品以及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宗消费类商品倾斜。
◎桑百川认为,扩大消费背后的逻辑并不是单纯刺激消费,而是要刺激企业扩张,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从而提升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论坛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被摆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位置。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围绕扩内需、促消费也出台了一揽子举措,比如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汽车补贴等。而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也将于4月1日迎来“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两种新规。
如何预判今年整体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增长潜力有哪些着力点?免税经济在拉动消费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召开期间,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
NBD:在外部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被摆在当前经济工作的优先位置,您如何预判今年消费趋势?
桑百川 图片来源:受访者
桑百川:今年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终结了此前连续负增长的态势,说明消费回暖的趋势比较明显。
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大家就在谈消费反弹,我认为今年消费出现强势反弹的概率不大,但会出现稳步复苏的态势。
国内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为消费营造了更好的增长环境。但目前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处在偏高的位置,1~2月份平均值为5.6%,意味着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另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是那么乐观。
在全球化出现逆流的背景下,美国谋求和中国脱钩断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的经营也会面临着调整,安全优先的考量正在扰动商业逻辑。所以这也会使得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发生动摇,从而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张。
基于此,我认为总的消费需求会稳步复苏,但增长还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所以今年消费复苏的进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NBD: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消费趋势,您认为今年经济增长能否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
桑百川: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经济机构的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最低为1.7%,最高为2.9%。如果世界经济还在恢复和增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幅度的衰退,虽然增长缓慢,但外部环境不至于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势头就会延续。所以,我认为今年GDP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是有望实现的。
NBD:离岛免税是海南的金字招牌,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今年,免税经济在扩消费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桑百川:就海南自身而言,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对刺激消费的作用非常显著,也是海南消费增长的亮点。
随着离岛免税政策的优化,海南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的更加优化,2023年,离岛免税消费相信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势头。
NBD:围绕促消费,近期多地出台了组合拳,比如发放消费券、对汽车消费进行补贴等。这些举措的效果如何?拉动消费的效果怎样?
桑百川:从理论上来说,消费券对拉动消费增长的短期刺激效果是比较好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制于地方的财政状况,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如果是由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增加支出,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就会增大。
经历三年疫情后,地方财政前期的收入情况并不理想。如果财政支出过度扩张,会让债务压力进一步加剧。所以,在经济复苏阶段,恐怕很难通过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支撑消费的增长。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将发放消费券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就会导致企业销售的净利润下降,在如今企业仍处在逐步恢复的阶段,企业主动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的意愿可能也会下降。
当然,如果有必要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推动消费需求的扩张,也要瞄准我们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比如对于绿色产品,对于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宗消费类商品,我更主张消费券向这些领域倾斜。
我想强调的是,如果只是泛泛地想通过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来扩大需求的总规模,其实会诱导企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放缓自身的脚步,也可能与我们国家经济谋求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产生偏差。
NBD:在您看来,想要真正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桑百川:关键是增加就业机会。只有有效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提升老百姓税后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需求的增长才有实实在在的支撑。实际上,这也是经济恢复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重点发力的点。
比如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企业会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寻找扩张的方向,这个时候对就业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切实缓解企业流动性不足以及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使企业的收益率提高,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
所以,扩大消费背后的逻辑并不是单纯刺激消费,而是要刺激企业扩张,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从而提升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