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盈利方面,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现净利润621.0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1%。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15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1%。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3月23日晚间,中信银行(SH601998,股价5.52元,市值2701亿元)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8.5万亿元;营业收入达2113.92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净利润达621.0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1%。
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产质量保持了向好态势。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下降3.33%;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约8.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7%;贷款及垫款总额约5.1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1%;客户存款总额约5.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6%。
盈利方面,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现净利润621.0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1%。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15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1%。
去年,中信银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6%,比上年上升0.0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80%,比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
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双升”,但该行利差及息差却有所收窄。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净息差为1.97%,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9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另外,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11%,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19%,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鉴于此,中信银行也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受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坚决贯彻落实让利实体经济的方针政策,同时平衡好发展需要,坚持“量价平衡”“质效并重”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加大优质资产的营销和获取,另一方面把存款成本管控作为工作重点,努力通过结构优化稳定息差水平。
从贷款投向上看,截至2022年末,该行普惠金融、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行业、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7%、34.74%、36.58%和22.78%;另外,绿色信贷突破3340.82亿元,较年初增长66.97%。
资产质量上,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贷款总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68.0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19%,比上年末上升21.1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8%、10.63%、8.74%,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35个、0.25个、0.11个百分点。
去年,该行在财富管理上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3.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6%。同期,该行对公财富规模1998.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9.03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理财产品规模约1.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8.02亿元,增幅12.39%;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1.49万亿元,占比达94.53%,较上年末增长2240.66亿元。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各家持续加码金融科技,而中信银行亦坚持“科技兴行”。去年,该行信息科技投入87.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14%,重点投向云化基础设施、前中后台业务数字化和大数据研发等领域。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科技人员(不含子公司)达4762人,较上年末增长11.11%,科技人员占比8.40%。
从网点及业务布局上看,截至2022年末,该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28家营业网点,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尔金银行和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家附属机构。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17142904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