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肖芮冬
人类对健康和寿命的追求不断提升,其中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永远是医药行业最核心的投资逻辑。从1975年开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经历了化疗、移植、靶向以及靶向耐药的四个发展阶段,全部患者对应的中位数生存期从23个月提升到了72个月,朝着“肿瘤成为慢病”的目标不断迈进。非细胞肺癌同样经历化疗、靶向及免疫疗法,患者生存获益持续提升。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制药市场规模由2015年约194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363亿美元,2019年~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
在政策支持以及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中国国产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及批准数量迅速上升。在2016年~2022年期间,中国批准上市药物数量从22增长到94,国产新药数量从24增长到64。2021年,我国首次IND新药数量已达到644个、同比增长46.03%;2022年首次进行IND申报的新药数量达600个、同比下降8%,其中国产新药2022年首次IND数量占比高达79%,创新研发热情持续。
而随着国内CRO行业高速发展,企业的技术得到海外药企认可,越来越多订单给到中国公司。临床CRO领域企业泰格医药优势明显,龙头效应显著,2021年境外收入近25亿元,2022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18.98亿元、同比增长102.3%。随着疫情放开后业务逐步恢复,海外收入将进一步呈现快速恢复增长的态势,渗透率加速提升,产业链持续转移。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淡化创新药企短期投融资波动,看好CXO长期发展。需求端,国内创新药仍将持续发展,同时国内CRO也可以服务全球,获得更多全球份额;供给端,国内毕业生数量庞大,持续为CRO企业输送人才,临床前实验动物基因编辑小鼠丰富,头部企业对试验猴亦有较好控制,有利于临床前CRO发展;国内人口基数大,患者群体人数众多,亦为临床CRO提供便利。建议把握布局时机,看好CRO各个方向头部企业的发展。
长期看,目前市场普遍担心投融资金额下滑、2021年CDE抗肿瘤新药指导原则导致药企立项变少、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导致海外订单变少,但通过对海外Biotech以及CRO企业跟踪,对国内CRO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无需过度悲观。
点评:国内头部临床前CRO企业获取海外客户安评订单的机会有望增加,而目前我国头部CRO企业安评业务全球市占率较低,全球供需缺口将有利于国内企业承接部分海外订单,相关产业离岸外包的转移有望加速。
这里,通过整合天风、安信、国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报信息,为粉丝朋友带来4家公司简介,仅供参考。
1、阳光诺和
公司布局CDMO业务后,协同效应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业务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将降低公司自研项目研发成本,且可自主安排生产进度,利于公司提高研发效率;其次,打造“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定制化生产”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打通药物研发和生产全流程服务,助力公司前端受托CRO订单向后端生产导流,同时在自研项目技术成果转化上提前锁定后续订单,增强公司议价能力。
——中邮证券
2、昭衍新药
公司主营业务为非临床研究服务,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为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需要GLP资质认证,其标准严格,资质较为稀缺,昭衍为其中较为稀缺的具有GLP资质的实验室之一。得益于国内创新药如火如荼,对临床前安评外包服务需求旺盛,公司近年加速成长。
——申万宏源
3、普蕊斯
普蕊斯是国内SMO龙头企业,服务的客户以跨国药企、国内大型制药企业、CRO为主,2022年上半年订单增速达到57.8%,预计将维持高增速,支撑公司2023年收入高增长。此外,2023年疫情扰动有望减轻,防疫支出减少,推动净利润率提升,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中信建投
4、药明康德
公司作为全球化拓展的本土CXO龙头,业绩增长持续性有望超预期。我们认为得益于公司独特的全球化一体化服务体系,CRDMO和CTDMO商业模式,公司订单和业绩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细分业务增速水平也有望保持行业前列,成长性和确定性也是最强的龙头标的。
——浙商证券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15490417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