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彭水萍
企稳反弹!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功守住900点,本周以909.33点报收,周涨1.06%。
随着“中字头”崛起,本周两市分化严重,沪指实现上涨,创业板指走势较弱,日K线走出五连阴,最终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虽然海外市场银行破产爆雷略有影响A股,但当前A股估值仍处在低位水平,预计会保持较好的韧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082507108
本周指数涨跌不一,沪指震荡收红,而创业板指走势较弱,以3.24%的跌幅领跌,而每经品牌100指数在“中字头”带动下,本周实现上涨1.06%,实现企稳反弹。
整体来看,两会结束后,稳增长是后续工作的主要任务,当前仍处于经济温和恢复阶段,市场博弈延续,交投较为谨慎。不过A股估值性价比较高,而且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近150亿元,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本周末,央行宣布将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 7.6%,基本处于历史的低位。
央行此次降准对A股市场是利好,此次降准为0.2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5000多亿,但A股市场能否走强,内生动力及量能能否释放是关键,当前内生动力依旧,即国企改革及中国经济的加速转型,“中字头”+“数字中国”为行情双主线,双主线未变,但量能仍未有效释放,此次释放降准会促进 A 股结构行情进一步深化,即降准有利于与流行性息息相关的高科技成长股,降准将有望推动数字中国及 ChatGPT主题行情向纵深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市场情绪持续趋弱,各项情绪指标继续回调,躁动情绪消化基本充分,股民情绪重返低位,两融与外资延续趋弱,市场情绪未见改善。结构层面,极致化的成交结构有所收敛,TMT热度高位回落,银行地产链、出行消费链普遍回暖。值得一提的是,“中字头”成交热度屡创新高,成为近期“阻力”最小的方向。
据了解,2020年-2022年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收官,进入2023年,中央企业考核指标为“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相较于2022年的变化主要是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对盈利能力、价值实现能力的考核更加重视。
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体现出央国企将更多价值实现因素纳入了央国企考核体系,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央国企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重要基础。
截至2023年3月14日,中证国企指数PE(TTM)为11.9X,明显低于中证民企指数的39.3X。而从PB估值来看,国企PB估值也显著低于民企,截至2023年3月14日,中证国企指数PB(LF)为1.2X,低于中证民企指数PB(LF)的3.1X。
因此,整体来看,国企整体估值水平明显低于民企,但由于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占比高,为A股整体盈利贡献了大部分利润,并且国企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国企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而国企这部分价值在当前资本市场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在2月27日举行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果交流会议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国资国企正谋划开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国企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抬升。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下,当前国企价值重估行情有望持续并形成主线行情。
从本周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表现来看,“中字头”是唯一的亮点,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以及中国交建涨幅均超过10%。其中,中国中铁单周涨幅达到19.44%,走势强劲。另外,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外运以及中国银行周涨幅则全部超过5%。
有机构指出,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首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后,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国际竞争力等“中特估”概念多次在政府重要会议中被强调,市场对国企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中字头”个股普遍强势。考虑到政策层面对国企改革的支持力度,未来优质国企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资料显示,中国中铁是全球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之一,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积极培育壮大新业务,主动开启增长“第二曲线”,主要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如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类项目进行拓展。新领域业务毛利率大于传统主业,随着新领域项目的体量增长,对公司利润会起到结构性改善作用,相应的公司总体毛利率也会有所提升。
伴随着我国推动优质央国企估值回归,中国中铁作为基建领域的优质央企,其市场表现有望率先回暖。
中国铁建则是2008年上市,由国资委控股,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该公司作为特大型建筑央企,万亿营收财务稳健,基建投资景气持续,叠加“一带一路”工程复苏,公司价值回归动力充足。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082507108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