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如何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可鼓励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13 18:47

    ◎一个人的问题,可能也是无数人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也可成无数人的答案。

    ◎互联网公司不用都走规模第一的道路,“生态第一”是我们实现的一个路径。

    ◎新技术的突破再到大规模的民用,还会再经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每经记者 宋美璐    每经编辑 文多    

    2022年4月,知乎(HK02390,股价21.20港元,市值67.76亿港元)回到港交所上市。8月,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在站内信中确定执行“生态第一”的战略。

    最近一年里,公司好消息不少。2022年7月,“社区月均付费会员数突破了1000万。这标志着公司商业化进入了新的里程碑”前不久,ChatGPT火热,有用户发现其中许多回答来自知乎,知乎股价也一度暴涨超50%。这或许便是技术为知乎带来的新机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作为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也围绕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提交了自己的提案。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周源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畅谈其对技术的看法,以及对知乎优质内容和商业化的思考。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谈知乎定位:答主本身就是知乎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NBD:知乎和你本人一直倡导内容为王、提倡优质内容,在知乎上,优质内容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用户和创作者对优质内容的定义有什么区别,如何平衡和取舍二者?

    周源:我们的内容标准叫“获得感”,这是我们在2021年提出的,具体有三个标准维度:第一个是开阔眼界,第二是带来帮助,第三是引发共鸣

    这个标准其实非常好地契合了好奇心、兴趣和有用性的用户需求。满足获得感标准的内容不见得是最吸引眼球的内容,但一定是生命力最强,质量最高的内容。对于这个标准的坚持,也是知乎初心的体现。

    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看到,在这个标准之下的内容非常受欢迎,创作者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健康互动和规模化增长。

    知乎作为一个由用户来产生内容的社区,用户的需求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知乎的判断标准就是不要试图去满足所有需求。实际上,在知乎的平台上要鼓励什么,坚持什么,它是平台价值观的体现。

    自从获得感成为知乎内容的一个标尺以后,好内容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流量和收益,社区的生态也得到了更加健康繁荣的发展。

    NBD:对于知乎的不同用户来说,创作者和答主的获得感分别从哪方面去体现,获得感为何那么重要?

    周源:这个词我们也是从答主的亲身经历来提炼的,是从他们身上自然产生的。

    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来说明。有一位航天领域的答主,多年前,他在读博士期间遇到一些工程上的问题,一直苦于没有解决方案,后来他就在知乎上找到了一个答案。原来就是当年有人和他一样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把他的解决方案写在了知乎上。

    其实这个事情反映了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问题,它可能也是无数人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也可以成为无数人的答案。

    所以,只要这样有获得感的事情不断发生,就会吸引更多人来加入知乎。我心里觉得这些虽然素未谋面的个体、这些答主他们本身就是知乎。

    我想获得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很多人的内心,就是一个标准,是有非常广泛的一个受众,并且很中立。缺的无非就是一个坚持它的平台,并且给每个答主提供展示机会的舞台,其实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NBD:对外来说,知乎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问答社区还是一个优质的搜索平台?是搜索平台的话,和百度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定位?是问答社区的话,和百度贴吧区别在哪里,独特性在哪里?

    周源:我觉得这个问题也许不成立。互联网发展的每个不同阶段,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找区别,比如说我不是谁,或者反过来,我要成为某领域的谁。其实我想这个根本性的原因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就特别容易追着风口把自己往上贴。

    到了今天,再用产品功能来区分产品,其实已经不大能区分开了。如今,产品功能有大量重复,我们的定位就是专业讨论,这是我们的核心定位,从产品机制到内容标准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

    未来,我们希望知乎能够成为一个值得依赖的社区,并且,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只能向自己要答案。

    NBD:相较于其他内容社区,知乎真正独一无二的内容定位是什么?你和公司高层对此的深层思考有哪些?

    周源:我相信在今天的知乎,大家会看到丰富多彩的一面,但是我们的核心定位依然是专业讨论。知乎上的答主,有非常鲜明的职业背景,是很多行业里的专业人士,他们也在知乎形成了分享、讨论、交流的习惯。

    所以,无论是从过去还是未来思考,专业讨论都是我们要坚持的核心定位。

    0YkNbdL6XwbQ7YTxv7wOnW7okwkgojgx9N1AmRoIMxgIxD9Q3uBoO6PqMNR27hibTSmEYonwQXj72v9JP4hkqvg.jpg

    知乎日常工作照(1)  图片来源:知乎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谈公司战略:互联网公司不用都走规模第一的道路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NBD:去年发布财报的时候,你提到要继续推进生态战略,为什么要坚持推进这个战略,会给知乎带来怎样的影响?

    周源:“生态第一”作为战略,讲的是我们在持续经营发展过程中,最终要实现盈利性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输入目标到底是什么?因为盈利性增长其实是一个输入目标,是一个结果。“生态第一”也是一个输入目标,是我们实现的一个路径。这就好比说一个人要瘦5斤,它是一个结果,每天跑五圈和节食是不同的一个实现路径。

    所以“生态第一”作为我们的战略,重点是关注四大问题。第一是创作者的体验,第二是内容获得感,第三是良好的社区氛围,第四是匹配社区发展节奏的商业化增速。

    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也把重心放在相关工作中。尤其是用户体验、商业化增速匹配社区发展的节奏。我相信这样的调整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坚持,我们的发展道路也会越走越稳,也能够走得更加远。

    我相信“生态第一”本身也可以成为发展的一种模式

    NBD:从你个人来讲的话,你做过“码农”、记者,打造知乎也是结合了互联网和信息传播的特性。你个人更注重信息的质量,还是更注重信息的传播渠道?

    周源: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看。第一个角度,从内容和信息的生产关系角度来说,内容生产其实非常像一个蓄水池,它其实是一个湖泊,内容的消费和传播更像是一个引水渠,在今天互联网的这个状态明显是引水渠太多了,每个人脑袋上都有无数个;而蓄水池质量,我个人更担心一些。

    另外一个角度,内容其实是一个媒介,它其实是一种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你今天消费了什么,传播了什么,都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内容生产。从这个角度看,两者都非常重要。

    NBD:在互联网的内容生态和产业发展中,知乎最大的责任和贡献是什么?

    周源:我觉得知乎是一个坚持初心的公司,我们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里面一个角色。从我们的角度,看到社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高质量的、有获得感的内容,注入到整个中国互联网中去,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也是过去十多年积累的一个成绩。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社区产生了一大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答主。他们一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也获得了很多影响力,这也是积累的价值所产生的效果。

    知乎一直坚持“生态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互联网公司不用都走规模第一的道路,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产生了会员业务,也拓展了职业教育第二曲线,这是不断做深做强的价值。

    0YkNbdL6XwbQ7YTxv7wOnW7okwkgojgxibMtFzuicQthib5USx4iaZ2A0AKMGRI7XRUPD9D5973ESibqzWo7iaajSMkw.jpg

    知乎日常工作照(2)  图片来源:知乎

    NBD:2022年一季报开始,知乎将“职业培训”单独拎出来报告,该部分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这部分业务和知乎的适配性在哪些?知识付费也是你经常提的一个概念,知识付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热情是不是没有以前大了?怎么看待知识付费的可持续性?

    周源:首先,知乎做职业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一方面,知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习讨论社区,从考试到技能提升,讨论密度都是非常高的,很多老师也会参与其中进行答疑解惑,这就提供了基础和土壤。

    后来,我们提供了一对一咨询的功能,我们当时就看到有不少用户,至今仍是用这个功能来进行职业教育答疑解惑,这说明需求也得到了一个初步的验证。

    所以说,无论是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还是满足用户人身需求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做职业教育。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今天知乎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公司的第二曲线,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也很健康。

    那么对于知识付费来说,这个词也不是新事情,在六七年前也火过一段时间,在《论语》里孔子曾说,凡是拿了十条腊肉以上来找我问问题的人,那我一定要认真回答他(注:原文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个行业一直在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回答提供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去过度关注概念。知乎会员提供的价值是内容价值和我们的会员服务,我们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教育服务,这两个业务现在发展得都很快,都很好。

    0YkNbdL6XwZBdhemdicXTAGALzWPLChr75auHAIlTcpNcoSCrOmDxcTt2ApQiaWmV6Ho5xCeRCLiajiatsYXr5BOiaA.png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技术发展:密切关注ChatGPT发展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NBD:作为政协委员,对于今年的两会,在你关注的领域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提案?

    周源:作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我自身的一些优势,为社会和人民作出贡献。

    我近期的一些想法和思考是,第一还是要更加密切地去关注我们的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领域,这是为了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进步。第二是大力支持开放和数据共享,促进全民共享数据红利,推动数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我也非常关注教育和科技结合的发展,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我今年准备的提案,主要关注的话题是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这是在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提案。我也希望通过提案,能够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实施,为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对于如何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周源在其提案中提到了四条实现路径: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不懈反垄断;鼓励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建设;推动数据互联与开放合作。)

    0YkNbdL6XwZBdhemdicXTAGALzWPLChr7wAh51juiagnMMiaxfeuBy1Vk8IZy7S8D8LH82EEV8hzAn3GGianf1dNicw.jpg

    全国政协委员周源  图片来源:知乎

    NBD:你刚刚也一直在提技术创新,前不久知乎股价飙涨57%,有人就说和ChatGPT的爆火有关,因为ChatGPT回答中用了很多知乎的内容,你怎么看待ChatGPT?

    周源:你说得没错,在今天,ChatGPT其实在全球的关注度都非常高,产生了非常多的观点。那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无论是看好还是担心,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

    我认为,在目前阶段最重要的是去正确地理解这个技术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的感觉更像是大家看到了飞机刚刚飞起来,汽车刚刚跑起来的阶段。一方面大家会很兴奋,说飞机飞起来了,没见过。那另外一方面确实也会担心,你说这个汽车乱跑怎么办?会不会撞到别人家里去?这个确实都很正常。

    这说明新技术的突破再到大规模的民用,还会再经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毕竟飞机最后是跑在机场跑道的,汽车是在我们的交通道路上实际运转的……当然互联网行业的路径可能会更短,速度会更快,但依然也会经历类似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价值创造和产生更多商业机会的过程。它有个前提,前提是飞机自身要解决好安全性、载客量和经济性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对技术创新一直也是非常乐观。

    NBD:未来知乎和AIGC关系是怎样的?可以在哪些方面技术融合呢?

    周源:我们确实在密切关注ChatGPT相关的技术。对于知乎来说,知乎是一个经过用户验证的场景,那这个场景的背后其实是用户真实需求。就好比搜索引擎,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候,人们也有查找信息的需求,只是这个场景它发生在图书馆,搜索引擎在同样的需求上,它其实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所以获得了更大用户规模。

    内容行业有非常多的用户场景,AI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首先我们可以思考它作为一个创作者辅助工具的价值,如果大家都亲身体验过ChatGPT的话,会发现如果正确使用可以提高创作效率。当然中间有很多问题——比如它会出错,然后也有很多不太准确的地方。但是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我们遇到的这些问题,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不存在了……科技服务于人,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一个角色。

    那第二就有点不一样了,我们值得思考的是把辅助工具去掉,就是AI能不能成为一个创作者,如果在这个范围来想的话,可能大家的担心就会多很多了。很多问题就会被提出来,就比如人的创作还有没有意义?我的工作会不会就被AI抢了?一定会有非常多反对的声音。再加上新技术是非常容易出错的,虽然人也会出错,但实际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对技术的宽容度就会下降,因为人会觉得很恐惧。

    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把创作两个字也去掉,AI就是一个“者”,也就是一个“人”,一个可以做各种事情、多任务(的“人”),可以从前一个任务学习,然后再把学习到的任务应用到下一个任务,成为一个通用人工智能。这个跟以前局部人工智能差别是非常大的,以前局部人工智能只要在一个任务上做得比人好就可以,比如说下棋、人脸识别。但通用人工智能,其实已经约等于一个人了,它是一个多任务、多场景和多模态的一个逻辑。

    到了第三种情况,它就不只是在内容行业,它其实已经面向了所有行业,我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AI是以一个人类助理角色出现,也一样会引发大量思考和讨论。现在的应用、现在的场景重构、现在产业链和专业分工都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NBD:内容平台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升级和驱动,当媒介发生变化,也是内容平台的一个新机遇。现在整个媒介是文字到短视频,知乎也在尝试一些视频内容,你认为在当下的内容平台,应该如何把控媒介变化带来的一些挑战和机遇?

    周源:媒介升级其实是来自技术的驱动和创新的,以前在PC时代,每个人电脑上都有非常多格式的文件,有图、文档,也有音频和视频的。随着技术创新的突破,这些东西随着技术解锁,最后都变成了在手机和移动端上的“应用”场景。

    那么,这跟我们真实物理世界相比,我认为是一个精度比较低的一个还原。我们大量的“应用”,其实更多像在单一场景和单一模态下去完成用户的任务。我们真实的物理场景,对于我们来说——就好比今天我们两个人聊天,它是一个多模态的场景,既有声音又有图像,同时也有语音文字穿插其中。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在物理世界中,我们(也能)看到了一个多场景、多模态和多任务的环境,是非常值得所有科技公司在媒介升级过程中不断把握的。

    我觉得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当你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物理世界,技术在里面又起到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作用,那它就一定会上非常大的一个台阶。

    对于像知乎这样的内容平台来说,从生产端,我们围绕降低创造成本和消费者获取信息成本这条主线,不断去升级产品体验。我们的产品生态在过去,包括在未来,都会持续改进,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更多反馈和建议。


    记者|李宣璋

    实习记者|宋美璐

    编辑|文多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蔡沛君

    视频|韩阳

    排版|文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突发!美国一放射性装置丢失!当地发言人:打开包装箱将非常危险……

    下一篇

    硅谷银行冲击持续:第一共和银行盘前跌近75%,欧股全线大跌,有大行遭停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