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能源领域变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牛鼻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毋庸置疑,“双碳”目标将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过程也会带来很多挑战。储能成本偏高如何解决?地方推进“双碳”目标资金不足怎么办?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进行专访。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黄震一一给出了解决思路。在他看来,“双碳”目标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未来储能一定要进一步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获益,从而解决成本偏高问题。
“双碳”目标将引领一些产业飞快发展
NBD:您曾提到“双碳”目标之下,我们将构建全新的零碳能源与产业体系,这意味着百万亿级的投资和产业发展机遇,一些新经济、新行业、新商业模式将诞生。能否请您谈谈“双碳”目标将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
黄震:“双碳”目标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但是我认为更多的是机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很多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首先是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也是投资热点。到去年底,我国的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6亿千瓦。根据我们团队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8亿千瓦左右,也就是说未来光伏风电还会有非常快的发展。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上升
其次,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3.5%。
第三,储能领域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抽水蓄能方面,《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在电池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这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
除了电池储能,还有一个新的领域,我把它称作燃料储能,即把可再生能源发的电去制取可再生燃料,如氢、氨和各种合成燃料。可再生燃料既是一种燃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储能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产业。
它们都可以非常好地支撑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要促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
NBD:要实现“双碳”目标,未来可再生能源要逐步从补充能源成为主体能源。但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的特性决定了其可控性比较低,需要配备储能设备,而储能的成本又比较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黄震:新能源最大的特点是绿色、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它的缺点就是波动性、随机性。正是因为其波动性、随机性,所以储能就变得非常重要。当然,除了储能以外,我们还有多能互补,“源网荷储”深度协同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目前储能的成本总体上较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所以储能要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我们看到,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实际上已经处在商业化发展的初期,未来它可以有很多获利模式。比如通过峰谷差价来获取经济收益,通过现货市场电力交易,或者辅助市场、容量市场交易,把富余的电量储存起来,参与电力调峰。这样不光可以消纳新能源电力实现经济效益,还能助力“双碳”目标获得社会效益。
当然,电力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完善。理想的电力市场是通过电价来充分反映电力的稀缺程度,由此配置电力资源。例如欧盟一些国家,电价的峰谷差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倍。
所以,未来我们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市场要充分反映电力的稀缺程度,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促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获取经济收益,平衡光伏风能的波动性、随机性,进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施工人员在芜湖1000千伏变电站至铜北50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作业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虚拟电厂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的手段
NBD:去年,虚拟电厂的概念非常受关注,您怎么看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未来虚拟电厂会不会成为常态化的电力系统调节手段?
黄震: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四大要素就是“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实际上是在负荷端(需求侧)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
虚拟电厂是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信等技术聚合各类分布式能源与用电设备,通过软件架构实现协调优化运行,减少分布式能源及负荷需求变化对电网的冲击,提高安全稳定性。虚拟电厂相当于一个微网。
举例来说,上海黄浦区有一个虚拟电厂,这个虚拟电厂实际上是无“源”的虚拟电厂,也就是它本身没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而是通过对商业楼宇里的空调、水泵、风机等用能设备的控制来减少对大电网的冲击,进而实现削峰。
比如,如果在夏天用电高峰期缺电,虚拟电厂就可以上调多栋商业楼宇的空调温度,同时调配风机、水泵等工作时间,来尽可能少用电网的电,对平抑电网的用电高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未来应该会有很多虚拟电厂,形成很多微网,它们一定会对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高电网灵活性发挥很好的作用。
煤电未来要做到零碳排放
NBD:当前,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大的时代背景,世界上多个国家正在研究推动煤炭彻底退出能源领域。对于煤炭行业未来前景您持什么态度?如何理解煤炭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黄震:煤炭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兜底性能源。目前,化石能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未来,可再生能源会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会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因为可再生能源有波动性、随机性、甚至季节性,所以在可再生能源紧缺时,化石能源能够起到保障性作用。
但煤电在技术上还要做重要的变革。一是煤电也要做到零碳排放。怎么做?那就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把碳捕集起来埋藏下去或者利用起来,最后实现零碳排放。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正式投运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二是要提高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提高调峰能力,平抑风、光的波动性、随机性,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和稳定。
NBD:我们了解到,资金不足已成地方推进“双碳”目标的最大瓶颈。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黄震:这几年,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压力确实较大。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实现“双碳”目标亟需一个能够提供大规模、低成本、长期性资金支持的金融市场。
我们的能源转型,任务重、时间紧,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包括发展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燃料、储能技术、碳捕集碳利用以及再电气化等,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几年,绿色金融或者气候投融资、ESG投资发展也很快。所以我相信像碳信用、碳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碳基金、碳期货都会应运而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赋能作用和支撑作用。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持续增加
要在低碳、零碳技术上实现突破
NBD: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您主要关注哪方面的议题?
黄震:我今年主要关注如何应对欧盟碳关税的问题。今年2月份欧洲议会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协议,也就是我们说的碳关税,它会在今年10月到2025年12月有一个过渡期,在2026年正式征收。这标志着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意味着除自我碳中和外,欧盟开始寻求减碳措施的外部化,会对整个国际贸易,特别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到2026年之前的窗口期里,我们要未雨绸缪,加紧做好准备,同时进一步加快我国“双碳”进程。
首先,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加大投入,通过低碳、零碳技术的进步,减少我国各行各业的碳排放。其次,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碳市场建设,在电力行业基础上,尽快纳入其他高碳排放行业。
此外,还要进一步研究出台我国碳税,与碳市场形成有机组合,促进各行各业碳减排,同时使得相应碳税税收留在国内。
记者|张蕊
编辑|陈星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帅灵茜
视频|张轶
排版|陈星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