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一刀切去煤化、去煤电化不科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10 18:25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vgIHzlvImYq0xAl0npeKRnongk4KIfNkXiaQ3KWuSCIpOsGQj2UibF9g.jpg

       

    双碳目标之下,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山东能源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煤炭产业国内外产能3.4亿吨/年,产量位居全国煤炭行业第三位。

    作为这样一家企业的“掌门人”,他怎样看待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又如何认识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兖矿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进行了专访。

    李伟表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一刀切地去煤化、去煤电化是脱离我国能源实际、不尊重经济规律的短视行为。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要兼顾能源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双碳目标下,您认为应当如何把握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

    李伟: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能源安全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从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上讲,煤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压舱石”与“基本盘”作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必须要建立在能源安全基础之上。我国主体能源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实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近几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推进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树立“全国能源一盘棋”思想,统筹处理好多方面多维度关系,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在能源发展路径上,需要兼顾能源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考核政策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在严格强度指标同时给予总量更多弹性,保障能源稳定可靠供应,为精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发展新能源、拓宽原料用能发展空间提供支撑。

    在产业布局重构上,需要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进程。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低碳。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低碳创新亟待突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技术攻关仍需加强。新能源正处于起步阶段,储能、氢能等技术尚不成熟,光伏发电、风电发展模式仍在探索,可再生能源供能不稳、储能技术未实现规模化应用问题仍未破解,必须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补齐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的短板,加速锻造新能源产业培育的长板,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在转型节奏力度上,需要有序安全减量。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一刀切地去煤化、去煤电化是脱离我国能源实际、不尊重经济规律的短视行为,将对能源电力安全可靠稳定供应带来较大影响。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x9RanzTicibMeibmQFibibLlfanic7ImgLrMZLVX1MlQormA6p7IJpUJP3NQ.png

    煤矿采煤工作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大的时代背景,您对于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持什么态度?如何理解煤炭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李伟:世界各国正在加快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调整,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从大能源观出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煤炭行业必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能源安全保障,也决定了煤炭企业必须在我国能源安全大局中尽责贡献、担当大任。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cJ2u9eNlTp8UOGNBSUfSf7jWm4882wQo2A4TSqmEqreY2yWBzj2bDQ.png

    相较于其他能源类型,我国煤炭储量较丰富

    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煤炭行业仍面临“三个不变”和“两大变化”的总体态势,统筹谋划能源保供与企业盈利、当期效益与远期发展、以煤为基跨界新能源,是煤炭企业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具体来看,“三个不变”一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压舱石作用不会变。新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取代常规能源,以国内相对富裕的煤炭为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基础性保障地位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二是煤炭消费仍将稳步增长的趋势不会变。到“十四五”末,国家煤炭年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年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2030年煤炭消费量最多可达到45亿吨,尽管到2050年煤炭需求量将降至15亿吨左右,但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将占35%左右。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DfJdWkny5tzw93KxS7LsZ3QAs6kv2mTva1RVOPwazh8mswsBGYibmPA.png

    近年来我国煤炭年产量保持在40亿吨左右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wSPnSapBKBJ5OM5z6Np8c3hTFeZNxk1ONvfvDEgrOgBPEltt8WX35A.png

    我国煤炭消费仍将稳步增长的趋势不会变

    三是煤炭是最经济安全能源的地位不会变。根据测算,同等热值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为1:7:3,煤炭是我国可清洁高效利用最经济安全的能源资源。历经20余年科研攻关,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与煤基清洁能源高效转化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新型燃煤发电技术减煤降碳效果显著。煤与新能源多能协同技术实现突破。

    目前,我国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标准已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时,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发展、煤与新能源多能协同,煤炭正在加速“由黑变白”“由重变轻”。

    “两大变化”,一是能源结构由“一煤独大”向“多能互补”转变。我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加快构建,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清洁能源集中与分散发展并举的格局正逐步形成;新能源的基础不够牢固,急需突破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解决调峰调压的电源问题,提高整体消纳水平,我国能源结构将在以煤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向多能互补融合发展。

    二是煤化工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煤化工具有减少碳流失作用,是煤炭低碳发展重要转型路径。煤化工中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碳基本流失,但易于捕获转化过程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节碳率大幅提升。煤制甲醇、烯烃、乙二醇等工艺路线,部分碳元素进入产品,可起到30%至40%的固碳作用,具有天然节碳能力。

    由于资源禀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化工行业更多使用高碳排放的煤炭作为原料。煤制氢1公斤(合成氨和甲醇原料气)会排放约11公斤二氧化碳,如果是天然气制氢,碳排放将减少一半。

    据研究机构分析,为达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化工行业需要在2050年之前将碳排放量降低90%以上。必须以提高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由排碳向固碳转变,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Lh1icyQqQdD0bCpyicicqBd4ejwz35XdQ51DMibH6rnAI0OEb6jPBUyIKQ.png

    目前我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较高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氢能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我们关注到,山东能源集团还积极布局氢能领域。您如何看待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李伟: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从能源供给端看,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目前虽然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从能源消费端看,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推广燃料电池车辆,减少交通领域汽油、柴油使用;将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减少工业领域化石能源供能,直接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从工业生产过程看,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例如,作为还原剂,在冶金行业替代焦炭;作为富氢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工艺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2eic4iblTAWEWq6ibGS2G4MkIgiciboVIHp9UPuXWicNw9bibLGZS9uqebPOMW5XAW4XjzyGF1ShHDQt0icIB7tfc9b0Rg.jpg

    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投运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建议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2eic4iblTAWEUhPMsOWpQ5qrzKQ2iaxvV7TyS2hEiclIb1IE1UyGrTDib1QvT5WJ5Eciaz8iaaIthfVGndGj1SH96b5JQ.png

    NBD今年全国两会您最关注哪方面的议题?带来了哪些建议?

    李伟:今年我会提两个建议,一个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现代煤化工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战略新兴产业,资金投入大、技术装备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健全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十分重要。

    因此,我建议一是考虑当前煤制油产业全面亏损和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的实际,继续加大对煤制油产业的扶持力度,暂缓征收煤制油企业消费税。

    二是研究制定国家煤制油产能战略储备制度。参照原油炼化消费税和超额利润平衡基金模式,建立煤制油产业稳定发展基金,与国际油价挂钩,实现高征低补,科学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构建现代煤化工生态化产业体系。

    三是加大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开展产业税费负担状况调查,研究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合理税负体系,引导地方加大对产业的培育;细化税收政策,理清征收边界,给予实际执行部门明确指导,对煤制油企业生产的非油类产品停止征收消费税。

    另外一个建议与发挥煤炭企业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有关。

    具体有五条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引导煤炭企业紧跟能源发展重大战略规划,承接国家煤炭开发、运煤通道建设、输电工程建设等重要项目,进入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煤炭产业战略定位,科学合理扮演好新型能源体系运行角色。

    二是建议国家组建煤炭保供联盟,统筹全国各省份煤炭生产企业,协调铁路、港口等煤炭输送企业,调度各地煤炭电力企业,实现全国煤炭保供一张图一盘棋,高效有力保障能源供应,确保新型能源体系稳定有序运行。

    三是建议国家加强煤炭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围绕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资源丰富省区,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增强国家煤炭调控能力,提高新型能源系统中煤炭基础保障的灵活度和可控度。

    四是强化创新融合,支持煤炭低碳转型发展。

    五是加强甲醇能源研发,推动传统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耦合。

    记者|张蕊

    编辑|陈星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邹利

    视频|张轶

    排版|陈星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长虹美菱:下属子公司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的空气能热泵热风机中标过多个“煤改电清洁供暖项目”

    下一篇

    东富龙:公司通过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