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就提出“用现代科技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建议。今年,耿福能还会继续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大健康产业的理解,耿福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生就是一条河,医生就是在河边打捞掉进河里的病人。如果我们在河堤上安好一个护栏,就可以让掉进河里人减少,形象地说,这就是大健康产业”。
每经记者 董兴生 每经编辑 杨夏
不久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如往年开春时节一样,再次回到凉山州布拖县。这一次,他不光为当地村民捐赠肥料,还带来了刚刚获得新品种证书的附子新品种“凉附1号”。
好医生集团向布拖县火灯村捐赠肥料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耿福能所说的“凉附1号”,是好医生集团与四川农业大学历时三年,经过田间选育与系统实验培育出的道地中药材附子新品种,相比老品种,它的抗病性更好、产量更高。
这次去布拖,耿福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听听当地老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好的建议来自一线,我是凉山州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我要听一听老百姓脱贫以后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担心。”耿福能告诉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自履职以来,他一直谨记一句话,“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我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经营者,也是人大代表,只有通过调研、走访、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把建议写好。”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耿福能在成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今年两会,他将围绕中医药、大健康,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耿福能就提出“用现代科技阐明中医药理论”的建议。今年,耿福能还会继续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这是我一直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中医药历史悠久,但是近200年,我们在科研、科技方面落后于人。”耿福能说,当下许多人对中医药的理论依据缺乏了解,但每个人在用药时,都会关心自己用的药有没有效。
“用药后有效了,但是什么在起效,起效的过程是怎样的?必须把它解析出来,这就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在耿福能看来,中医药的起效过程已经小到分子层面,涉及到生物医药的靶点、通路等,“如果不把这些现代医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清楚,就没办法把中医药的科技故事讲好”。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上,耿福能继续建议国家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把能够解决临床重大问题的药物,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解析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在耿福能看来,讲好中医药的科技故事,更大的价值在于给生命之河安装一道“护栏”。
“这次疫情以后,大家对身体健康有了新的认识。有病的时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没病的时候,怎样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如果往前端用力,在饮食、保健、平时用药等方面做好,不要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进ICU,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耿福能说,这也是当下流行的大健康概念的应有之义。
耿福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生就是一条河,医生就是在河边打捞掉进河里的病人。如果我们在河堤上安好一个护栏,就可以让掉进河里人减少,形象地说,这就是大健康产业”。
作为以药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团”,好医生所做的,就是安装护栏的工作。耿福能拿公司的布拖红荞茶举例说,红荞茶是将黑苦荞通过药食两用的红曲发酵而来,平常饮用红荞茶可以摄入一些天然的洛伐他汀,实现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将健康管理迁移,“前端护栏就建立起来了”。因此,耿福能认为,“医药本身是朝阳产业,大健康更是朝阳产业”。“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加上中国的人口规模,大健康产业可能是几万亿,甚至是十万亿的产业。”耿福能说。
耿福能在布拖县与当地村民交流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用科技赋能传统中医药产业,不仅体现在中医药理论研究,更体现在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如果说讲好中医药的科技故事,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科技赋能,就是可以让中医药更高效地触达更广泛的群体。
耿福能有一个观点,中医药的“第一车间在土里”,也就是要从源头把原料的质量把控好。而在生产流通领域,更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2022年,好医生数字化转型、多元化发展进入加速期。这一年,好医生在成都高新西区建设的自动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全面启用,云南佳能达医贸智能自动分拣仓储建设项目顺利封顶,好医生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科技和数智,成为好医生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企业必须升级换代。”耿福能告诉记者。他介绍,公司产品物流量增大后,如果还是原始人工库房,就没办法跟产业配套。“所以必须要有自动化智能物流系统,物流自动化系统会积累数据,就需要AI系统记录这些数据。”耿福能表示,随着数据不断积累,对科研开发、产品生产、物流运输越来越重要。而在生产、流通环节的所有智能化布局,都是为了跟上时代步伐。
在耿福能看来,过去几十年,中国医药企业大部分在中低端领域发展,现在要升级到中高端以上,参与全球竞争。“我们目前的重点就在于科研,研究出世界级的一类创新药,才有生存发展空间,企业才有机会走向全球,这是中医药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耿福能认为,这是所有实体企业都面临的历史选择,“如果不升级换代就无所事事,没事干就会被淘汰”。
因此,数字化转型、多元化发展,都是生存所迫。“升级换代是生存所迫,也是必由之路。”
传统中医药企业,好医生的转型升级还体现在多年来一直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电商平台运营、私域流量开发、直播带货等渠道不断发力,持续拓宽互联网销售平台。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耿福能更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帮助数量庞大的基层乡村医生。
“基层医生的医术要提高,过去老三样看病的模式要终结,单靠一个诊所很难实现,我们通过互联网工具可以帮助他们跟上时代步伐。”耿福能说,通过公司打造的互联网医院,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提高看病的能力和生存的空间。
具体说来,就是借助互联网工具,帮助基层医生建立“线上检验科”,“抽血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当天就可以获得报告”。此外,通过配备掌上超声影像等小型设备,让基层诊所具备二级医院的功能。
“我的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大政策配套支持,让基层医生的能力更强。”耿福能说,基层医生承担了许多服务基层群众的任务,“他们的服务好,老百姓的健康就有保障,健康中国就能实现”。
一直以来,耿福能都十分关注完善打造中医药产业链。但时至今日,产业链上仍然存在不少痛点。
“产业链源头,野生药材资源越来越少,怎样确保种子资源?这就需要联合农业专家进行新品种试种培育,但这一块的投入是被忽略的。”耿福能说,“中医药第一车间在土里,但如果没有科技含量,还是按照原始的传统耕作,就跟不上现代工业化生产。”因此,中医药产业要解决的第一个痛点就是如何将中药种植融入产业发展。
布拖县当地村民种植附子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但在边远地区,当地村民种植技能普遍薄弱,是另一个痛点,这就需要对种植户进行技能培训。“很多年前,我们去凉山州培训村民种植附子还要带翻译,因为当地人不懂汉话,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耿福能说。
此外,在偏远地区发展中医药产业,在当地建设企业也是一个痛点,“因为投入和回报性价比较低”。“产品生产出来,如果只是卖传统的饮片,就会丧失竞争力,这就需要进行药物研究,这又涉及到中药理论、国家政策、金融配套等等。”
而科研成果研究出来后,还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否则就无法形成品牌,市场回报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也是重中之重。比如‘凉附一号’推出来后,如果大家可以随意拿去种,科研人员的回报就没有了,所以需要一定的专利保护来反哺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投入。”耿福能说,梳理产业链各个环节就会发现,每个环节都存在痛点。
在耿福能看来,解决各环节痛点、夯实产业链的过程,也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连续不断地努力,最终建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竞争才能稳固,产业链上的所有人才能都得到回报。”耿福能告诉记者,中医药传承需要产业链上的企业家们静下心来投入,“大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这些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耿福能,提的大部分建议,针对的也是中医药产业的痛点。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提的不少建议都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商标局等部门的积极回复和反馈。
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显著提升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仍有较多难题。“针对中医药完整产业链的建设,只要我当代表一天,就会提相关的建议,说点真话,干点实事。”耿福能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