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文多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标志性运输方式,铁水联运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就。
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速达到4.7%,铁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7%,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铁水联运相关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以前我们较为依赖的公路货运量则在近几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2月28日上午,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铁水联运发展论坛”致辞环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表示,这固然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运输结构的调整、运输模式的转变。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多式联运发展的标志性工程,集装箱铁水联运近年来得到了各方的密切关注,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就。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港口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量8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其中,沿海实现约8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3%,内河实现约41万标准箱,同比增幅高达66%。
在胡亚东看来,铁水联运运输规模的扩大,不仅有力支撑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深度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加快国家低碳战略的顺利实施。还通过参与“长江黄金水道”“陆海新通道”等运输大通道的打造,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RCEP协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铁水联运就不存在短板。胡亚东同时表示,在看到我国铁水联运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铁水联运发展起步晚,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的现状。尤其在标准化制定、适箱货源开发、信息互转交流、铁水场站建设、班期稳定可靠等方面,还需要各方携手,突破“孤岛”“围城”,加大合作力度,补齐短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