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的“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举行。会议间歇,数澜科技董事长甘云锋接受专访,甘云锋介绍了公司如何利用数据中台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数据中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化经营,并通过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优化和支撑智能化决策。
每经记者 熊嘉楠 每经编辑 文多
2月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于当日下午两点举行。本场分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指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信息总体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
会议间歇,杭州数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澜科技)董事长甘云锋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他详细介绍了数澜科技如何利用数据中台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甘云锋表示,企业节能减排的核心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数据中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化经营,并通过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优化和支撑智能化决策。“未来要达成‘双碳’目标,真正的核心就是数字技术的创新。”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在‘双碳’减排大环境下,数字技术的核心关键点包括数据摸底、情景预测、明确路径和实施调整。”甘云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漫长,需要体系化、符合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数字理念和数字技术做支撑。我们服务了很多企业,发现很多连基础的数据认知都不具备。”
因此,数字创新对于实现双化协同(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碳”目标格外重要。
就数据摸底而言,甘云锋认为企业数字化建设必须要具备四个核心能力:全域数据适配能力、全域数据连接能力、全域数据感知能力、全域数据分析能力。
甘云锋进一步介绍:“首先,烟囱式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多源异构数据。所以,我们有没有可能构建一套全域数据的适配能力(GDAA),可以柔性地整编跨地域、跨系统、跨模态的数据,无论企业将来数据在哪里、无论企业未来数据应用方向如何,都可以很好地可见、可访问、可处理。”
然后,只有进行数据连接才会产生真正的价值。甘云锋指出,“有的企业办事效率非常低,不是因为大家不想提高效率,而是因为数据连接存在问题,例如房产证与银行无法连接,导致大家去办理业务时总要跑多次。在这里,关键逻辑是基于IT架构让不同业务进行连接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连接构建跨业务跨系统的数据体系,连接一切可能连接的数据,这样就可以构建数据驱动下的业务能力。”
其次,目前很多大数据中心有大量的数据沉淀,但这些原始数据是否具备价值我们并不清楚,这就需要具备全域数据价值感知能力(GDAN)。例如,“双色球开奖记录产生的数据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每次的双色球开奖是一个独立事件,不会因为存在历史数据而变化,所以存储、研究和分析双色球开奖概率是毫无意义的。但在城市治理中,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的感知数据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存储公交车的感知数据,发现人群聚集、道路拥堵、井盖缺失等问题。构建对数据价值的原生感知能力,可以大大节约数据存储和分析的成本。”
最后,有了适配、连接、感知,还必须要构建全域数据的分析能力(GDAC)。“数据分析是数据资产化的核心过程。原生的很多数据没有办法直接理解和认知,例如工业制造领域大量的传感器数据或者天气变化等数据,我们无法直接理解它们。”甘云锋解释道,“但是如果对其进行分析并以数据资产的方式呈现,我们就能知道这些数据的价值。例如,预测一个服装厂的服装是否会畅销,可以基于地理环境、地域气候、温度情况等数据,构建数据分析模型,进而准确进行销量预测。”
在甘云锋看来,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双碳目标的达成”。
数澜科技是一家创业公司,专注于大数据应用领域,以数据资产化为驱动,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中台,目前已为全国500强企业中的70家提供服务。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连接Data-Mapping、数据组织Data-Profile和数据服务Data-Service。
作为数据中台的供应商,数澜科技通过其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首先,通过数据中台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数据,实现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的优化。其次,数据中台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并促进节能减排。最后,数据中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节能减排的过程、效果和改进方向。
甘云锋以深圳巴士集团为例说道:“深圳巴士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节能减排,其中一项核心措施是构建营运车在城市动态运行的全景图,实时了解人流聚集情况,以减少空跑公里数,降低能耗。此外,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事件(道路积水、路面坑害等),数澜科技构建的城市数据中台能够实时感知到这些事件并及时下发相关部门处理,实现城市的动态高效治理。”
作为创新型企业,数澜科技也在从自身发展过程中助推行业绿色发展。一方面,通过数字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客户或自身效率,实现间接减排,为未来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数澜科技也在推行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低碳出行等措施。
封面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