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出炉,最终共有40个案例从157个报名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典型案例。为彰显示范作用,共享先进经验,今日,我们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展示。
每经编辑 张强
崇州市行政审批局
(一)以片区规划为引领,重构政务服务体系。一是优化镇村行政区划。崇州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幅员面积10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4万人,两项改革后,将25个乡镇(街道)调整为15个镇(街道),253个村(社区)调整为172个村(社区),取得了减量提质的初步成效。二是重构便民服务体系。为顺应两项改革城乡新格局,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我市将便民服务体系从“1+25+253”调整为“1+15(11)+172(4)”,形成多层次全覆盖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便民服务中心(分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覆盖率分别为173%和100%。三是科学编制专项规划。编制《崇州市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镇村便民服务设施布局,中心镇创新设置片区行政服务中心,探索构建全市“1+3(12)+172(15)”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二)以科学集约为主干,实现政务服务规范化。一是规范机构设置。设置15个直属副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保留撤并11个原乡镇便民服务场所,设立分中心继续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172个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服务。规范印章服务:2019年底,我市整合了下沉事项业务印章,统一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对有分中心的镇(街道),实行印章编号管理,实现“一枚印章”管服务。二是规范服务场地。完成全市15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升级改造,16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亲民化改造,实现镇(街道)改造率100%,村(社区)改造率95.3%。三是规范窗口设置。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服务模式,15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按个人类和法人类设置4-6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集成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等功能。
(三)以高效便捷为指引,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一是完善服务事项清单化。下沉181项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至镇街受理、办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二是提升网办服务系统化。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政务服务网络延伸覆盖至镇、村级便民服务网点,推动线下审批服务转变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实现高频事项“网上办、不见面”。三是实现特色服务精准化。推行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持续常态化开展延时服务,同时针对老、弱、病、残、幼等群体,各村(社区)制定《特殊服务人群花名册》,定期走访,实行代办、帮办和上门服务,采用发放“便民服务连心卡”,建立“群众呼叫,镇村响应”服务机制,党员先锋队下沉村(社区),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村民小组开展预约上门等特色服务,真正做到“耐心帮办”“贴心代办”,今年以来共开展上门服务1000余人次。
(四)以提升服务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一是完善服务机制。编制《崇州市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建立健全首问责任等20项服务制度,对基层政务服务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服务有质量。建立窗口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礼仪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计划,通过“老带新、轮岗练、集中训、上门教”等多形式,分领域分批次培训上百余次,确保高频事项熟练掌握、精准操作,其他事项应知应会、回答咨询“一口清”。二是建强人才队伍。制定《崇州市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道)选派政治思想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到窗口工作,窗口人员数量根据进驻事项数量、所在区域人口数量和业务办理量等合理配备。三是配备“个性化”服务队伍。明确各村(社区)配备1-2名便民服务代办员,全面夯实窗口工作力量,有力提升“末梢”服务,助力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暖心化“一对一”服务。
通过全市持续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对标先进、积极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2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省级试点单位;6月24日,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三化”建设深入开展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一站式政务服务超市,实现创业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目标。2022年1-11月,全市镇(街道)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8万余件。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