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德国汽车制造商受到来自德国本土的“背刺”。
近日,德国《汽车周报》发文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正变得平庸。文中表示:“迄今为止,中国是德国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市场。但最近,这个行业跟不上中国的发展。现在应该改变了。”
被誉为“汽车教父”的德国汽车经济专家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也在文章中称:“随着(中国市场)竞争显著增加,德国人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光泽”。杜登霍夫认为,在电动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只处于行业中间位置。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多由特斯拉或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制造商生产。而在中国消费者所青睐的软件功能方面,德国厂商也落后了。
文中援引杜登霍夫的统计数据显示,相较2021年1~9月,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宝马MINI和梅赛德斯-奔驰的在华销量都有所波动。其中,大众汽车的市场份额由17.5%降至14.1%。“虽然今年前9个月,中国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共增长了近15%,但德国供应商却留下了相当大的缺口。”杜登霍夫表示。
德国《汽车周报》认为,车载软件娱乐和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正成为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华发展的关键短板。文中举例称,大众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某些车型难以满足本土用户的口味,尽管较之前已有所改善,但仍缺乏部分特殊车载软件和娱乐功能,而这些功能通常是中国本土车企的标配。
而在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方面,杜登霍夫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进一步“失势”的风险。“虽然RoboTaxi已经在中国主要城市上路,但在德国许多地区,这类话题正在减少,因为目前你还看不到如何用它赚钱。而这为中国竞争者提供了发展优势的最佳机会,真正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杜登霍夫表示。
事实上,德国媒体的判断更多是基于现有中国市场竞争局势的“未雨绸缪”。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零售约54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23%。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8.9%,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而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5.3%,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
而在德系品牌更具优势地位的国内豪华车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约为23.29万辆,同比增长15.1%,跑赢大盘的同时,在三大细分市场中(即豪华、主流合资和自主)增速最高;1~11月,国内豪华车市场累计销量约为244.73万辆,同比增长1.4%。
以奔驰为例,今年第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乘用车超51.78万辆,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20.68万辆,同比增长37%;今年前9个月,奔驰累计在华交付新车约56.26万辆。
“第三季度,尽管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得益于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恢复,我们与经销商伙伴取得了稳健的市场表现。我们的产品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特别是在新能源和高端豪华车领域,都赢得了更多客户认可。”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表示。
与奔驰类似,宝马集团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宝马集团共向中国客户交付约59.29万辆BMW和MINI汽车。其中,宝马集团旗下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65%。在全球市场,宝马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共交付约174.79万辆BMW、MINI和Rolls-Royce品牌汽车。其中,BMW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14.8%,达到约12.82万辆。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我们与经销商伙伴共同应对多重挑战,不断加强电动化攻势,并为客户带来新产品,在第三季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宝马集团秉承‘家在中国’的策略,加速推进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德国《汽车周报》所担忧的问题,德国汽车制造商也在进一步加速追赶。如,今年6月,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即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项投资;随后在11月,宝马集团宣布其沈阳生产基地将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扩建,该项目由华晨宝马进行投资,投资总额约为100亿元。
同样在今年6月,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纯电车型——全新EQE在北京奔驰顺义新工厂下线,该工厂总投资超过119亿元;今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还宣布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自动驾驶与智能互联技术。
“未来三年,奥迪将为中国市场打造5款本土生产的高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的新一代智能电动车。”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前,奥迪及大众汽车集团将携手中国本土合资伙伴,对中国投资150亿欧元,重点研发包括基础设施、电动车、智能交通技术等领域,进一步加码绿色智慧出行。
“宝马在电动汽车方面非常有活力,大众汽车也正在努力纠正过去的错误,其CARIAD软件部门已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同时还与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地平线成立了合资企业。”杜登霍夫认为,这或是德国汽车制造业寻求在华长远发展的重要一步。
封面图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