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与地产的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26 08:21


    每日经济新闻特约稿件

    作者 边泉水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表现较弱,疫情的持续反复扰动我国的经济修复,特别是居民消费动能弱,导致了市场对需求萎缩的进一步担忧,地产投资持续寻底,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负增长,地产放松程度不及预期,叠加企业端的信用风险导致需求受阻,地产景气度未能出现反转。展望2023年,随着我国疫情政策的调整,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明显下降,消费和地产修复将成为明年经济复苏的主动动力。我们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3%左右明显回升至5.1%。

    一、“稳增长”将成为2023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

    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我们判断2023年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提振各方面经济主体的信心。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同时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会议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认为,在经历了3年疫情的冲击之后,中国经济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经济状态,稳增长将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努力完成各方面经济目标。

    从政策层面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2023年预算赤字率有所提升。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我们预计,2023年预算赤字率从今年的2.8%提高到3%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占GDP比例可能保持相对稳定,通过贴息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并重。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拐点尚未到来。2022年由于基础货币增速较快,央行降准力度较小,但2023年基础货币增速将下降,我们预计,2023年降准幅度可能增加,未来几个月在短期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不排除降息可能,全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扩大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会议提出明年五项重点经济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扩大内需置于首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投资方面,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我们预计,2023年消费将成为2023年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在财政和准财政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于总体经济增速的增长。

    预计房地产政策延续“托而不举”方向,强调防范化解风险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延续此前地产政策“托而不举”的基本方向。11月以来的PSL加速扩容、“金融16条”发布和“三支箭”等方面政策从融资端支持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避免更多优质头部房企出现资金问题,以实现保交楼、保民生和稳定市场预期目的。未来可能继续完善供给端支持政策,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融资支持力度,通过并购重组加速行业出清。会议还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意味着稳定需求端的政策也有望回归,符合条件的城市可能进一步采取降低贷款利率、调降首付比例、优化“认房又认贷”标准以及放松限购等政策措施,有效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会议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以及“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我国目前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处于国际较高水平,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显著,也不符合扩大内需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我们预计,“房住不炒”定位会长期坚持。同时,政府会继续通过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逐步向租购并举的新发展模式过渡。

    二、防疫政策优化促进消费增长

    疫情是今年经济的主要拖累因素。过去两年,疫情反复和房地产销售下滑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疫情不仅直接影响服务业和消费,也给房地产销售造成负面影响。2020年以来,在新增感染人数大幅上升的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疫情导致居民收入下滑并且给未来收入预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也抑制了居民购房能力和意愿。

    4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形势更加严峻,我们预计4季度GDP增速可能较3季度放缓。受疫情反复影响,10月份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再度回落,零售同比增速转负,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回落。11月以来,国内疫情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国单日新增感染人数突破2万例,短期经济可能再次面临疫情困扰。预计今年4季度GDP同比增速只有3.0%左右。

    11月中央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后,防疫政策开始调整,当前疫情政策已经做出了根本性调整。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助于降低常态化疫情防控给经济造成的不必要限制。

    我们预计,改善疫情防控政策有助于降低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对正常经济和生活造成的不必要限制,减小防疫给人员和货物流动造成的阻碍,促进服务业和消费增长。考虑2022年基数较低(预计全年增长0.2%),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可能达到6%。参照海外疫情管控放松后的消费变化,预计餐饮、商品零售以及医疗服务行业有望较快恢复,但酒店、交运、休闲娱乐等高接触行业预计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三、地产走向修复之路

    2023 年地产政策预计将平衡长期和短期目标,防风险和稳需求并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一方面,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逐步构建租购并举的长效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经济的去地产化不宜过快,尤其是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以及保障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因此,“托而不举”将是明年的政策基调,在融资约束压力缓解之后,支持政策可能逐渐回归需求端,二线及以下城市可能是下一轮因城施策优化的重心。

    2023 年房地产销售有望企稳。乐观假设下,防疫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取得较好效果,市场信心逐渐修复,预期好转,2023 年商品房需求有望在今年较低的基数上回补,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有望小幅正增,同比约为5%,对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4.5 亿平。中性假设下,与今年销售情况基本持平,约为 13.8 亿平;悲观假设下,明年需求继续收缩,向长期中枢靠拢,同比增速约为-5%,约 13.1 亿平。我们判断,随着明年市场信心恢复,带动商品房销售价格企稳。乐观、中性、悲观情形下,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为 5.9%、0、-6.1%。

    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或仍下跌。受2022年土地成交缩量影响,预计 2023 年土地购置费同比跌幅扩大,在乐观、中性、悲观情形下,假设地购置费增速分别为-10%、-15%和-20%。在土地成交低迷、企业开工意愿不足以及库销比偏高等因素影响下,预计 2023 年新开工同比-10%。乐观、中性和悲观情形下,2023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约为 12.9、12.5 和12.1 万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4.1%、-7.1%和-9.6%。

    需求端恢复节奏不会太快,供给侧出清还会持续。

    2023 年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从今年的底部中走出,需求端的企稳是关键,但预计恢复节奏不会太快。主因三年疫情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损伤和信心的冲击,都需要时间去修补。另外,居民未来扩大购房支出的意愿边际上也在减弱,“房价持续下跌→预期房价会继续下跌→居民减少未来购房支出→房价继续下跌”这一负反馈循环一旦形成,短期也很难扭转。此外,供给侧的出清我们认为还未结束,原因在于融资端支持政策,重点保的还是头部企业和相对优质的项目,基本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解潜在风险或者妥善处置。对于已出险房企或者劣质项目,市场化机构本身参与意愿并不强,财政资金也不太可能去介入兜底,在当前需求还未复苏的情况下,供给侧可能会继续出清,只不过更加有序。着眼于中长期,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下,无论需求还是供给,都会逐渐回归常态化,不断向新的均衡点靠拢。

    四、结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复苏

    综上所述,2023年是政府换届年,我们预计稳增长将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2022年增长基数较低,2023年实现5%左右增长的可能性较高。

    基本结论如下:

    经济增长:预计GDP增速从2022年3%左右回升至2023年5.1%左右。2022年4季度再次遭受疫情冲击,预计2023年宏观政策发力更加靠前,1季度可能是环比增速高点。2季度受益于低基数,GDP同比增速可能超过7%。下半年如果疫情对经济拖累减弱,GDP同比增速可能处于4-5%区间。

    经济增长贡献: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回升主要由消费增速回升和房地产投资跌幅收窄贡献;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仍然高于名义GDP增速,但是较2022年回落。外需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拖累,预计2023年出口负增长,净出口对GDP增速贡献转负。

    通胀:近期疫情再次给消费造成负面影响,CPI仍面临下行压力;全球需求增速放缓给PPI带来下行压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调整,疫情防控给经济造成的拖累减弱,2023年下半年通胀可能企稳回升。预计2023年全年CPI增速略低于2%,PPI全年负增长,增速都比2022年放缓。

    财政政策:预计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从2022年2.8%提升至3%,但是广义财政赤字率可能低于2022年,政府收入增速改善,政府支出增速未必加快。

    货币政策:预计2023年社会融资总量维持两位数增长,央行通过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降准力度可能较2022年扩大,上半年不排除降息的可能。

    人民币汇率:预计2023年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人民币汇率先贬后升,2023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升值至6.8元/美元左右。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23年疫情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经济预测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乐观情形:如果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顺利,中国逐步走出疫情反复的困扰,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转正,2023年GDP增速可能达到6%;CPI可能较2022年2%左右的增速加快,PPI可能维持正增长;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2023年不再降息。悲观情形:如果疫情反复继续给经济造成扰动,房地产复苏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GDP增速可能低于4%,CPI通胀可能更加靠近1%,PPI跌幅更深;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同时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力度。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102498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朱斌:如果通胀没有大问题,2023年市场应该整体向好

    下一篇

    东吴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官陈李:数字经济和双碳经济是A股配置两大行业主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