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兴业银行:助力“双碳”发展 擦亮“绿色银行”名片

    2022-12-19 11:45

    绿色是新时期发展最鲜明的底色。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绿色发展路径逐渐清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近年来,银行业机构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为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5%。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绿色金融如今成为兴业银行的一张“靓丽名片”,十六年来的坚守与深耕,“绿色”基因早已融入该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此探索出一条“寓义于利、由绿到金”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兴业银行持续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创新,以“融资+融智”为载体,以“交易+做市”为抓手,以“碳权+碳汇”为标的,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不断贡献“兴业力量”。

    加大碳减排支持力度

    为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人民银行于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金融支持碳减排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发挥自身绿色金融专业优势,支持内蒙古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快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发放项目前期贷款7000万元,同时将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红利充分传导至企业,显著降低贷款成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预计减少10万吨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据了解,自2021年11月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兴业银行积极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红利,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累计支持碳减排项目489个,投放碳减排贷款341.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碳减排项目的融资需求。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兴业银行深入参与推进能源革命,在加大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支持的同时,积极支持传统产业向低碳转型,特别是高碳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技改、工艺流程改进等。截至11月末,兴业银行清洁能源贷款余额达1275亿元。

    由于绿色金融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推动碳减排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引导,企业与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兴业银行将自身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与政府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相结合,推出一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如与各地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创新推出“环保贷”,与各地人行联手开展“绿票通”,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等;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形式,包括开展损失分担型业务、环境权益抵质押等创新业务,以较少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激发绿色金融内生动力。

    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国内较早探索碳金融的银行,兴业银行见证了全国碳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并积极参与完善碳市场基础金融服务、碳金融产品创新、碳市场“交易+做市”三个层次的碳金融业务布局。

    一方面,兴业银行积极参与助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对接技术工作。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交易当日,该行分别为浙江省某环保能源公司、黑龙江省某热电联产企业提供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2000万元,有效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共落地26笔全国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质押配额535万吨,融资金额4.1亿元,有效助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另一方面,兴业银行加大创新力度,坚持“商行+投行”并举,落地全国首笔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碳汇贷、全国首批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并购债权融资计划、首单权益出资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债券指数结构性存款、福建省首单碳排放权绿色信托等。

    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同时,兴业银行还持续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智力支持。据悉,该行参与制定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金融行业标准,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碳金融产品和业务研究》等重点课题,同时成立兴业碳金融研究院,以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为目标,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锚定“双碳”目标,围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各碳市场参与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碳交易资金清算结算、碳市场履约、碳资产保值增值、碳资产质押融资、碳交易撮合中介等一揽子碳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助力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发碳排放配额履约、交易、增值等碳金融创新产品,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上一篇

    维峰电子:接受中泰证券等机构调研

    下一篇

    温氏股份:首次回购约33万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