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几步?广联达二十年磨一剑 数维设计产品集还不是终点

    2022-11-09 18:02

    伴随着行业降温,几十年来攻城略地、粗放发展的地产业进入筑底阶段,开始向上下游产业链寻求价值延伸;打造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提升单个项目利润成为当前企业的最大诉求。作为建筑产业的关键一环,建筑设计企业如何先发制人,掌握先机,成为当前转型思考的核心关键。

    广联达以“端+云”为架构的数维设计产品集应运而生,帮助设计公司更高效地实现精品工程、精细化设计和精益管理与服务。自主可控、数据驱动、全过程一体化、智能化成为广联达与其他设计软件相比的关键差异化价值。

    纵观全局,三维、协同和数字化,始终是设计企业发展道路上绕不开的变革话题。未来企业要生存下去,无论是一体化协同带来的服务质量提升,还是由此产生的服务边界扩张,或是其他更多潜在价值,如广联达等面向建筑产业B端的服务商总要给企业提供一个可视的动力。

    岗位、项目、企业三面定点 突围数字化转型

    设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国外已有标杆。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KPF公司等。放眼国内,建筑设计领域的转型也在加速推进中,如江苏推进“设计师”负责制,并在今年9月发布了首批48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从制度层面为设计施工一体化奠定基础。但是,国内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跃迁,还需克服三大困难:专业化能力有待增强、一体化业务能力不足,以及高附加值业务短缺。

    面对三大痛点,深耕行业多年的广联达(002410,SZ),凭借着超前的行业洞察力,进行前瞻性布局应对。提出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岗位层、项目层、企业层”,以数字化转型方式解决设计企业痛难点问题,改变传统设计企业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现状,助推设计企业向“精品工程、精细设计、精益服务与管理”的“三精”方向转型。

    岗位层即个人设计师,主要体现为岗位BIM化,以模块化和二三维协同,提升设计效率与品质,通过“云+端”实现建筑、机电、结构等专业的构件级实时协同,以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用计算机替代设计师重复劳动,释放设计师的创造力。

    项目层主要体现业务一体化,如设计估算一体化实现自动化精准生成设计指标;设计算量一体化,将成本估算前置,使项目更加可控;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施工阶段建模效率及模型精准度;项目管理一体化,提质增效,实现全过程精益化管理。

    至于企业层,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力平台化,借助平台沉淀设计全过程数据资产,以“平台+组件”模式助力高水平设计能力拓展与复用,进而支撑业务拓展与发展。

    广联达副总裁、数字建筑研究院院长刘刚给出了更美好的愿景:让设计师从重复和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创造力,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帮助设计院完成大跨步的数字化变革。

    愿景很美好,究竟有没有可落地的实现途径?今年正式发布的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据悉,数维设计产品集是一款以广联达自主知识产权图形平台为基础,基于国产三维设计平台打造的全专业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型产品,变革了传统协作模式,打破各专业间的协同壁垒,大幅提升协同效率。同时,以设计数据来驱动设计场景的实现,在推进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审查的同时,促进国产BIM设计软件普及,继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从数维设计产品集发布,到“三精”的提出,只是广联达助力设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建筑的领军者,广联达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先人一步,得益于其20年来不断以技术研发和服务品质提升筑高行业壁垒。2010年上市后,广联达尤为重视图形平台的基础技术研发,广泛应用于造价、施工等业务。二次创业时更将目光对准数字设计领域,将数字设计作为企业的第三增长曲线,致力于让中国设计师使用适合自己的设计平台,同时给全球设计师多提供一个设计平台的选择。

    今年前三季度,广联达实现营业收入 44.38 亿元,同比增长24.81%;实现归母净利润6.38 亿元,同比增长34.27%,Q3数字造价业务、造价云合同均超预期增长。

    坚持图形平台自主创新 打破数据割裂的“第三面墙” 

    一体化、智能化、国产化,是广联达数字设计业务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价值。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始终存在数据割裂的难题,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各环节信息彼此割裂,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在对下游客户进行深度的调研后,广联达决定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借助设计施工造价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数据为中心去驱动各方协同作战,让设计师、建设方、施工方基于同一个数据源进行无缝协作,实现全过程设计价值。通过设计和算量一体化,帮助设计公司缩短设计数据转化成工程量数据的时间,也让BIM模型有了更大的交付价值。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这套产品体系的基础平台是广联达的自主知识产权图形平台,一个高度国产化的平台。

    要实现自主可控的图形平台究竟要跨过多少难关,刘刚对此深有体会。“未来工业4.0和建筑业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数字化时代所构建的数字孪生,包括现在所提的元宇宙,实际都需要依托三维图形引擎和三维图形技术平台来支撑,需要参数化建模的能力和底层技术支撑,技术上就有极高的门槛。”

    除此之外,要实现自主的三维图形平台,还需持续投入的过程。广联达在三维图形平台投入了近20年,始终坚持基于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构建应用,经过反复迭代,实现了从支撑BIM算量到BIM施工,再到BIM设计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基于自主可控的三维图形平台研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市场的应用和打磨,已经逐步成熟。后续,如何进一步扩大并建立基于自主可控三维图形平台上的行业生态,将是未来的重点。

    在前沿技术方面,广联达图形平台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模糊布尔运算、云加端扩展引擎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同类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学习成本、标准规范住宅设计、公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本土化和专业模块化升级,其BIM平台、数维设计等产品也将逐渐进行全面化推广。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华光新材:实际控制人提议回购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公司股份

    下一篇

    华光新材:拟回购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公司股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