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一跌再跌的医药赛道终于爆发,10月12日起连续5个交易日板块放量上涨,总算告别过去近20个月下跌势中昙花一现的反弹,开始出现向好趋势。苦守医药行业的投资者猝不及防迎来春天,但还没上车的可能还有些慌张,这么多医药主题基金,到底应该怎么选?仔细甄别这轮反弹,同时综合分析过往持仓风格,有一位投资医药的宝藏女将,不仅能攻能守,还涨得多跌得少。
万物涨跌皆周期,任何行业都逃不过这个规律。“造星”无数、并切实为投资者带来过丰厚回报的医药板块也不例外。去年2月1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创下18440.81点最高点之后,几经震荡,于当年7月正式进入下跌通道;今年以来也是一路走低,虽然6至7月有所反弹,但未能持续;9月26日再次短期触底反弹,最终于10月12日探出近三年低点9025.02点,距离最高点跌幅已经超过50%。
这轮近20个月的超长下跌周期,一度把基金经理的信心都跌没了。除了医药主题基金必须坚守赛道之外,其他基金经理陆续卖出医药股,选择观望。根据海通证券测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对于医药生物的持股市值占比降至9.4%,为2011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相对沪深300的超配比例降至1.5个百分点,为2009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但是换个角度想,也许这都是逐步见底的信号。正所谓不破不立,虽然10月12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一度探出三年低点却依然强势拉红,收涨0.7%,接下来10月13日反弹2.76%,10月14日更是创纪录反弹8%,强势走出低谷。
此轮医药反弹的逻辑其实也很清晰,那就是政策利好刺激以及估值实在是跌得太便宜了。政策利好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最核心的就是未来集采降价幅度有可能更温和;部分新增适应症的创新药有望不用重新谈判,通过“简易续约”的规则直接纳入医保;医疗新基建贴息贷款持续落地,加速医疗新基建推进等。而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2022年10月17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仍处于近10年1.85%的分位水平,基本是历史最低水平。两大因素一叠加,几乎跌无可跌的医药板块终于重回大众投资视野。
近期医药板块的强势反弹终于令一众医药主题基金迅速回血。如果看好一个赛道,尤其是像医药这样虽然属于单一行业但是细分宽泛的赛道,也许还是在市场低位时配置主题基金更好,不仅风险更小而且风格不容易漂移,投向更有把握,反弹时也能有更好表现。
但主题基金由于“单押”某一行业,或者由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有限,只能在这个行业里做到少数细分领域的研究,那么主题基金的波动性也会放大,反映到净值之上就是暴涨暴跌,甚至是跌大于涨。因此,对于主题基金的选择,我们不仅要关注市场反弹的时候涨得多不多,还要在乎跌的时候是不是能控制回撤,跌得更少。在医药领域,华安医疗创新(A类008359,C类013483)基金经理刘潇算得上一位这样的宝藏基金经理。
刘潇于今年加入华安基金,6月27日接管华安医疗创新基金。这也是刘潇亮相华安的首只产品,聚焦的依然是她长期以来熟悉的医药赛道。刘潇本人具有生物药学背景,长期管理的也都是医药主题基金。
投资分散、不爱抱团是刘潇的主要标签。对于主题基金经理来说,这两点都是非常难以企及的,更重要的是还能取得不俗的业绩。以她过去的绩优产品为例,其任职期间相对同类平均的年化超额收益达15.46%;下跌和上涨市场环境下都表现突出,同类排名均位于前20%,名副其实的能攻又能守,风险收益比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刘潇投资医药板块的特点是行业配置适度偏离,细分板块相对均衡。从过往产品的持仓来看,她细分领域偏好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板块,也会少量配置医药行业外延板块;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平均为41%,并不过分重仓单一股票。刘潇择时能力优秀,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仓位,获得正向择时收益;并且重仓股收益显著,选股能力长期为正,任职期间均值居于同类第二;非重仓股挖掘能力也很强,贡献出显著超额收益。
如上所述,刘潇目前主管的产品是华安医疗创新,这只基金在近期的反弹中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如果从9月26日探底开始算起,截至10月18日,华安医疗创新此轮涨幅为22.88%,在混合型医药主题基金中排名第三(AC份额取较高收益合并排名),处于行业领跑位置。从近三个月回报来看,华安医疗创新也大幅收回失地,截至10月18日仅微跌1.63%。
从刘潇上任的首份二季报披露的持仓可以发现,华安医疗创新第一大重仓股爱尔眼科持仓净值占比为5.3%,较一季度第一大重仓股超过8%的净值比例有所下降,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净值占比为34.83%,刘潇分散持仓、均匀配置的风格已经开始展现,而当时她明确看好的医疗新基建领域也在这轮反弹中处于领涨态势。而且华安医疗创新可以投资港股,港股中不少医药股都颇具成长性,康龙化成H股、金斯瑞生物科技、荣昌生物-B进入了其前十大重仓股之中。
连涨之后,对于医药板块的后市行情刘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医药长期逻辑确定性较强,阶段性的低估会带来中长期配置的机会。国内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医疗的刚需将持续提升。医药的长期框架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医疗技术的创新迭代,加上医药估值水平低,当下位置存在“戴维斯双击”的可能。具体到投资主线上,她建议关注医疗新基建、中药、消费医疗的龙头、生物科技的上游等方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安安